You are here

RSS list

2023

28/08/2023
行政署公布,無律師代表民事程序法律諮詢計劃推出優化措施,下周一開始撤銷每月五萬元或每年60萬元的入息資格限額,讓更多有需要的市民得到服務。 屆時,沒有聘請律師或未有獲得法律援助的無律師代表訴訟人無須提供入息資料便可申請計劃服務,就他們在土地審裁處、家事法庭、區域法院或以上級別法院進行的民事法律程序事宜,包括展開訴訟程序尋求免費法律意見。 此外,程序諮詢計劃同日起將網上預約申請的服務範圍,由已就同一案件獲安排諮詢會面的非首次申請人擴大至所有申請人。 程序諮詢計劃自2013年推行以來,已為約9,000名合資格訴訟人進行超過24,000節諮詢會面。計劃優化後,申請人自行進行訴訟的責任維持不變。
28/08/2023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今日展開在越南的訪問行程,他拜會公安部和見證香港特區與越南就入境事宜簽署合作備忘錄,並參觀港資企業和與在越港人會面。 鄧炳強上午先與越南公安部副部長梁三光會面,介紹香港的最新情況,雙方也就出入境協作和維護公共安全方面交流。其後,他們一同見證香港入境事務處處長區嘉宏與越南出入境管理局局長范登科簽署合作備忘錄,加強兩地入境事宜的合作。 合作備忘錄提升兩地入境事宜方面的經驗與資訊交流,包括偵查或檢獲虛假旅遊證件、防範和打擊非法出入境。雙方也就核實和遣返非法入境者方面加強合作,提升效率。 鄧炳強表示,香港和越南多年來在貿易和人民之間的交流上不斷增長,簽署合作備忘錄標誌着兩地緊密的關係推上新台階。他歡迎更多越南人來港旅遊和經商,並期望將來有更多越南年輕人才來港升學甚至在畢業後留港發展事業。 其後,鄧炳強與越南公安部轄下的對外安全局、内地安全局及外事局主管人員會晤,討論反恐、維護國家安全等事宜。 鄧炳強晚上參觀一間港資企業在越南的投資,了解其營運情況和當地的營商環境。他也與在越港人見面,了解當地的社會經濟狀況,並向他們簡介香港的發展。 他明日將轉往新加坡繼續行程。
26/08/2023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結束成都和北京訪問。他表示,這是律政司首次率領如此龐大的法律界代表團以三日兩夜走訪內地兩個重要城市。香港作為法律服務中心,他認為此行顯示香港法治這張金名片的吸引力和號召力。 林定國今早在北京會見傳媒時總結行程。對率領逾100人的團隊訪問,他表示榮幸。 他指出,前日出席由律政司主辦、貿易發展局合辦的第六屆香港法律服務論壇,逾1,000名來自川渝地區的法律界人士出席。 代表團昨天則出席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辦、商務部條約法律司和律政司共同舉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法律挑戰與應對策略研討會,連同從香港而來的人士,有逾200人出席。林定國表示,活動的落實充分顯示中央支持香港法律服務。
26/08/2023
特區政府強烈反對和譴責美國國務院試圖妖魔化警務處國家安全處依法採取的行動,嚴正促請美國認清事實,立刻停止肆意誹謗抹黑《香港國安法》和香港特區落實該法的情況。 特區政府今日強調,危害國家安全是嚴重罪行,沒有國家會對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袖手旁觀。執法部門一直根據證據、嚴格依照法律,並按有關人士或單位的行為採取執法行動,與其政治立場、背景或職業無關。 無論有關國家如何嘗試以各種形式、手段和藉口為潛逃的人開脫,都無法改變涉案人士竄逃外地後涉嫌繼續實施《香港國安法》下的罪行、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的事實。國安處依法通緝潛逃海外並涉嫌干犯《香港國安法》罪行的人,以及後續的偵查和執法行動完全合情、合理、合法,更是必須。 香港居民享有受《基本法》、《香港人權法案條例》和其他相關法律保障的權利和自由。《香港國安法》也清楚訂明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應當尊重和保障人權。任何維護國家安全的執法行動均不影響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權利和自由。 特區政府嚴正促請美國立刻停止干預中國內政和香港事務,並表示會繼續無畏無懼,堅定不移全面準確實施《香港國安法》,依法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令香港穩步邁向由治及興。
26/08/2023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明日啟程前往越南河內和新加坡訪問,周四返港。 鄧炳強在越南將拜訪公安部。香港入境事務處會與越南出入境管理局簽署合作備忘錄,加強入境事宜合作、經驗與資訊交流。鄧炳強也會與公安部轄下對外安全局、內地安全局和外事局的代表會面交流。 在新加坡期間,鄧炳強將拜會內政部、人力部,以及內政部轄下部門,包括警察部隊、內部安全局和監獄署。他也會到訪國家安全協調秘書處、網絡安全局和國際刑警組織。 鄧炳強並會與兩地港人見面。 鄧炳強離港期間,副局長卓孝業署任局長。
25/08/2023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率領代表團由成都轉往北京,今日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法律挑戰與應對策略研討會,向內地企業介紹香港普通法制度的優勢,分析內地企業可如何善用香港法律專業服務資源,與香港企業優勢互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研討會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辦,商務部條約法律司和律政司共同舉辦,逾150人參與,包括86家國企和民企的代表。 林定國致開幕辭時說,在當今複雜的國際環境下,國企和民企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難免面對不少法律挑戰和風險。香港其中一個獨特優勢正是建基於普通法制度,在國際上享有崇高聲譽的法律服務,專業水平與誠信兼備,具有國際視野和經驗的法律人才。協助國企和民企克服這些法律挑戰和風險,香港責無旁貸。他希望藉研討會為內地企業與香港法律界建立良好溝通渠道。 研討會共有三個環節,首兩個環節分別介紹香港普通法制度優勢和如何為內地企業走出去提供法律機遇,以及「一帶一路」法律合規風險的挑戰和應對。第三環節由企業和相關機構代表分享使用香港法律服務協助企業在境外投資的實踐經驗。 晚上,林定國與在北京參與香港法律系學生內地暑期實習計劃的學生和內地相關單位的代表會面,了解學生實習情況。 林定國明日結束行程返港。
24/08/2023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率領逾百人代表團,在成都出席第六屆香港法律服務論壇,推廣香港的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進一步鞏固香港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下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戰略性定位。 代表團由香港法律及爭議解決業界組成,成員來自香港大律師公會、香港律師會、企業等。 2010年起,律政司每兩年一次在內地城市舉辦香港法律服務論壇。本屆論壇為新冠疫情後首度復辦,以「川渝連香江 攜手創未來」為主題,探討川渝企業進行國際商貿和對外投資時關注的法律事宜,並介紹香港的國際法律和爭議解決服務,吸引近1,000名當地律師和業界代表出席。 林定國致開幕辭時表示,特區政府與四川省人民政府2021年簽訂《川港高層會晤暨「川港合作會議」第二次會議備忘錄》,推動兩地在法律專業服務領域的合作,今日的論壇落實當天雙方承諾。 他說,舉辦論壇的目的是向在場人士介紹香港能如何提供一站式、一條龍的國際化高質量法律服務,協助川渝企業走出去,在香港通過上市籌集資金,評估和管理法律風險,處理與知識產權有關的問題,以及不幸在爭議出現後有效解決。 此外,林定國昨日抵達成都,與代表團參觀天府中央法務區。該法務區是全國首個由省級層面推動建設的現代法務聚集區,上月出台的《四川天府新區條例》明確支持法務區發展商事仲裁、調解和涉外法律服務,並支持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外法律服務機構在天府新區開展業務合作。
22/08/2023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明日率領香港法律及爭議解決業界逾百人代表團訪問成都和北京,分別出席第六屆香港法律服務論壇、第二屆「一帶一路」法律挑戰與應對策略研討會,周六返港。 此行旨在促進內地與香港的交流合作,並鼓勵內地企業善用香港的法律及爭議解決專業服務,以充分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貢獻國家高質量發展。 林定國與代表團首先前往成都,周四出席由律政司主辦、香港貿易發展局合辦的第六屆香港法律服務論壇;接着前往北京,周五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法律挑戰與應對策略研討會。 研討會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辦、商務部條約法律司和律政司共同舉辦。本屆研討會將重點探討香港普通法制度的優勢和香港法律服務能如何支持內地企業「走出去」,以及協助內地企業克服拓展海外業務時面對的法律挑戰和風險。 此外,林定國將參觀成都天府中央法務區,並與在北京參與香港法律系學生內地暑期實習計劃的學生和內地相關單位代表會面。 林定國離港期間,副司長張國鈞署任司長。
22/08/2023
警方今日在深圳灣口岸接收由內地執法機關送返的一名34歲男疑犯,他涉嫌與2019年9月30日灣仔一宗串謀縱火案件有關。 經警方調查後,該名男子被控一項串謀有意圖而縱火罪,以及屬交替控罪的管有物品意圖摧毀或損壞財產罪。他涉嫌於2020年8月潛離香港期間,於內地水域被內地執法機關拘捕,其後缺席2020年9月8日於區域法院的提訊,被法庭發出拘捕令通緝。 內地執法機關完成相關司法程序後將他送交香港警方,案件現由商業罪案調查科和國家安全處跟進。警方安排他明天到區域法院應訊。 
20/08/2023
「意外每一刻都可發生,我不想做旁觀者,只是站着、不懂如何幫助別人。」 本着一個想法,理工大學學生陳詠晴選修該校護理學院與消防處合辦的緊急護理及應急準備課程,冀學習拯救別人性命的方法。 傳授技巧 擊活人心 這一天,她與40多名同學來到將軍澳消防及救護學院,接受六小時「特訓」,由經驗豐富的教官擔任導師,向他們傳授各種救人自救技巧。 過程中,學生學習心肺復蘇法、使用自動心臟除顫器,也學習包紮、哽塞處理方法等。 陳詠晴其實已考獲急救證書,卻自言沒膽量上前協助暈倒的人,這天在消防及救護學院體驗施行心肺復蘇法,獲教官從旁指導、講解背後原理,使她信心大增。 「我明白遇到緊急情況時應該如何做,以及為何要這樣做。」她相信將來自己敢於出手救人。 學習滅火 懂得逃生  另一位修讀此課程的學生馮智謙同樣獲益良多:「我曾兩次遇見別人受傷。當時我在想,為何自己無法幫忙?所以我希望學習相關知識。」 「這課程消除我的誤解,也讓我學懂正確的急救方法。」 理大與消防處6月簽署合作備忘錄,合辦此通識課程;在消防及救護學院接受具實戰經驗的消防處人員教導,是其中一節課堂。 消防處近年積極推廣「應急三識」,即「識滅火」、「識自救」和「識逃生」,因此這節課除教授「救心」技巧,內容也包括防火安全、緊急撤離等技能及知識。 保持冷靜 救人自救課程導師之一、消防處高級消防隊長(社區訓練)李君誠指,他們會指導學生操作滅火筒及喉轆系統,以增強學生在危急情況使用這些工具的信心。 而在講解逃生知識時,導師則加入互動元素,帶領學生討論採取不同行動的利弊。李君誠說:「我們希望同學緊記,遇到緊急狀況時,保持冷靜,想一想再作決定。」 另一位導師、消防處救護主任(社區訓練)袁嘉豪形容,課程理論與實踐並重,透過大量生活化例子,加深學生的理解和加強他們運用救人技巧的能力,讓他們能在需要時主動支援救援人員。 學生對課程反應正面。理大護理學院實務副教授黎錦雄表示,學生在過程中學懂很多有用知識和技巧,很榮幸能與消防處合辦課程。他相信課程可加強學生面對緊急情況的能力,救人自救。課程新學年會繼續開辦,所有本科生均可選修。 做好準備 建安全網 消防處近年於各大專院校推廣應急準備教育,以大專生為起點,將相關信息帶到社區。部門形容這次與理大合作別具意義,會汲取這次的寶貴經驗,繼續積極探討與其他院校合作,期望將部門的應急準備課程恆常化或列為選修科目,進一步提升大專生的應急準備能力。 「敢,就救到人。」袁嘉豪說:「我們希望提升同學應對危急或突發事故的信心,為香港社會建立更大、更有效的安全網。」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