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RSS list
2025
氣候變化與國際貿易法會議今日在香港以線上線下混合模式舉行。會議由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和律政司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學院合辦,討論國際貿易法如何有效實現國際社會設定的氣候行動目標。約600名來自亞太、中東、拉丁美洲、歐洲和非洲司法管轄區的人士報名參加。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秘書長Anna Joubin-Bret和商務部條約法律司二級巡視員田涯於會議致歡迎辭,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致閉幕辭。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司長、國際法委員會委員馬新民發表主題演講,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講者參與專題研討。 林定國表示,香港推行各種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印證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的地位。是次會議討論議題廣泛,說明國際貿易法如何有效協助實現國際社會訂立的氣候行動目標。 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學院將繼續與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在不同領域合作,並計劃今年稍後在香港合辦第六屆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亞太司法高峰會。
司法機構下月1日推行為期兩年的先導計劃,現場直播終審法院實質上訴案件的法庭程序。首兩宗現場直播的案件下月1日和7日進行聆訊。 公眾可使用已安裝一般瀏覽器的桌上電腦或流動裝置,在終審法院網站觀看直播。 司法機構表示,司法公開是維持公眾對司法制度的信心和維護法治的基本原則。在維護司法公義這個凌駕性考慮因素的大前提下,在法院大樓外現場直播司法程序可增加法庭程序的透明度,加強公眾對司法程序的信心。 司法機構計劃現場直播終審法院所有實質上訴案件,惟須保障兒童或精神不健全成年人權益、維護私隱、商業秘密或商業機密等案件除外。與國家安全有關的訴訟、備受矚目的公共秩序案件或受高度政治關注的案件也不會直播。 此舉旨在維持法庭內應有的行為舉止,避免對訴訟人和律師造成過大壓力,以及維護司法公正和公義。除非終審法院另有指示,公眾仍可一如以往親身出席聆訊。 公眾和傳媒均不得錄製或使用現場直播片段作任何用途。網上直播結束後,相關法庭程序的視頻會上載至終審法院網站,並在聆訊日之後保存一個月。 司法機構去年就終審法院四宗選定案件試行現場直播法庭程序,以測試有關安排的技術可行性,以及後勤和運作方面的細節。在先導計劃下,司法機構會在自家平台現場直播,取代之前四次試行直播的外判安排,確保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使用公共資源。
香港航空青年團位於灣仔肇輝臺的新總部暨訓練中心今日舉行啟用儀式,正式投入運作,標誌航青團發展進入新篇章。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擔任主禮嘉賓。 鄧炳強致辭時指出,國家自主研發的C919客機定期來往香港與上海的航線今年1月開通,而2月底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也提到將助力C919打進國際市場。同時,特區政府正推動香港發展成為亞洲首個飛機部件處理及交易中心,可以預期香港航空業未來大有可為,人才需求也會增加。 他表示,航青團新總部將為團員提供一個探索航空夢的理想地方,他勉勵團員努力裝備自己,為香港和國家的航空事業貢獻力量。 航青團新總部提供多項設施和教室,包括飛行模擬器、虛擬實景設備和步操練習場,並設有國民教育展覽,展示國家的成就和發展,加強青少年的國家觀念和民族自豪感。 啟用儀式上,航青團團員進行升旗儀式和中式步操示範,由鄧炳強檢閱。眾嘉賓欣賞航青團樂隊表演後,參觀新總部的主要設施。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日前赴泰國參與統籌和營救被誘騙到緬甸園區從事非法工作的港人拯救行動後,六名港人獲救,其中五人昨日返港。保安局表示,餘下一人今早在局方專責小組成員陪同下抵達香港。 該名人士昨日留在泰國,以證人身分協助當地警方調查被誘騙至緬甸從事非法工作的案件。保安局專責小組成員留在泰國陪同該名人士,提供協助。
民眾安全服務隊表示,一名57歲男隊員昨晚在油麻地民安隊總部完成體適能測試後身體不適昏迷,送院後不治。民安隊對該隊員離世表示非常難過,已聯絡其家屬致以深切慰問和提供適切協助。 該名隊員1986年加入民安隊,現為三級隊員。
就終審法院對已解散的支聯會拒應警方要求提交資料一案的終審上訴判決,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表示,案例對促進香港有關國家安全的法理發展有重要作用,律政司會認真審視判詞,若發現能令國安法律制度或執法機制更完整之處,定會跟進。 張國鈞今日出席電台節目後會見傳媒時說,維護國家安全沒有完成式,只有進行式,因為危害國家安全的策略和方式會不斷演變,當局不能故步自封,以既有方式處理,而是要不斷因應實際情況完善法律制度和執法機制。 他指,今年是《香港國安法》實施五周年,國安法屬於較新的法律條文,支聯會案件可讓社會各界更準確理解法院對有關條文的演繹。
保安局表示,六名被誘騙到緬甸園區從事非法工作的港人獲救。 由香港特區保安局、警務處、入境事務處人員組成的專責小組日前到泰國曼谷後,轉往臨近泰緬邊境的湄索地區參與聯合營救行動。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昨日也前往曼谷,與泰國國防部、司法部、警方高層聯合統籌營救行動。 鄧炳強今日從泰國返港後會見傳媒時指,獲營救的三男三女港人介乎29至44歲,被禁錮五至七個月不等,他們在園區獲救後由緬甸軍方送往泰國湄索。其後保安局專責小組在泰國當局、中國駐泰王國大使館及駐清邁總領事館的協助下,陪同六人離開湄索,今日下午抵達曼谷。六人今晚會在專責小組成員陪同下回港。營救行動不牽涉繳交贖金。 鄧炳強說,較早時透過視像與六名港人見面,欣悉他們安全,狀況良好。他們對協助營救的人士表示感激,並期待稍後可與家人團聚。 鄧炳強感謝參與聯合行動的所有單位,包括國家公安部、在泰緬邊境執勤的一線人員;外交部,特別是中國駐泰王國大使館及中國駐清邁總領事館;泰國司法部、國防部、警方和軍方;緬甸當局;以及保安局專責小組和香港駐曼谷經濟貿易辦事處。 他又提到,保安局專責小組會繼續積極跟進餘下三宗仍未返港的相關求助個案,全力爭取他們盡快返回香港。
去年香港整體吸毒人數較2023年下降9%至5,068人;21歲以下青少年吸毒人數則上升8%至720人,當中226人吸食「太空油毒品」。 藥物濫用資料中央檔案室的統計顯示,海洛英、可卡因和俗稱冰毒的甲基安非他明為去年最常被吸食的毒品。21歲以下群組中,最常被吸食的毒品為大麻、可卡因和「太空油毒品」,而「太空油毒品」自去年上半年起成為此群組第三位最常吸食的毒品。 為加強對「太空油毒品」的管制,政府已將其主要成分依托咪酯及其三種類似物列為毒品。保安局指,把依托咪酯列為毒品,能大幅增加對干犯相關罪行的阻嚇力,並有利執法機構採取更嚴厲的執法行動。 禁毒常務委員會主席李國棟表示樂見政府採納禁常會的意見,迅速將「太空油毒品」的主要成分列為毒品。他又建議政府全方位加強禁毒宣傳,以及希望中小學向學生灌輸拒絕毒品的正確知識和價值觀。 保安局指,新一輯政府電視宣傳短片《勿墮「太空油毒品」陷阱!》已於各電視台和電台播放,有關廣告和宣傳品也在公共交通網絡、大型戶外廣告位、戲院、公共屋邨、私人屋苑等地方展示,並會通過受歡迎的流動應用程式網站推送有關廣告予手機用戶。 此外,禁毒處和教育局日前在全港學校合辦反「太空油毒品」周,師生參與攤位遊戲、互動劇場等活動,讓學生了解「太空油毒品」的禍害,以及干犯「太空油毒品」罪行的嚴重性。
政府澄清,網上假冒行政長官公布在區塊鏈上發行香港代幣(launch of the National Hong Kong Coin)的信息絕非事實、存心詐騙,市民切勿誤信;事件已轉交警方跟進調查。 對於有不法之徒假冒行政長官發放虛假信息,政府予以嚴厲申斥,又忠告市民應小心求證,核實真偽,慎防受騙。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今日率領保安局青少年制服團隊領袖論壇成員參與大灣區研學團在澳門的行程,完成三日兩夜認識國家歷史文化和不同領域發展的考察。 鄧炳強率領成員參觀澳門輕軌東線澳氹海底隧道,了解澳門大型基建的最新發展,以及參觀澳門保安部隊高等學校校園。研學團也考察澳門海關船隊,了解海關職能和海上救援工作,並遊覽當地古蹟和新舊建築。 鄧炳強聽取學員就其專題報告作階段性匯報。他說,繼深圳大學學生上屆起參與領袖論壇的活動,澳門青年本屆加入,實現港深澳三地青年合作,緊密交流。 他讚揚三地成員各方面都表現出色,極具潛能,包括三位深圳大學成員在香港英勇救人獲警務處頒發好市民獎,另外七名香港成員獲選為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內地共1,600名學生獲選自強之星,香港則有20名得獎者,包括七名領袖論壇成員。 領袖論壇及其合作夥伴深圳大學和澳門保安部隊青年團一行72人前日在佛山展開行程,研學團昨日轉往澳門。 研學團在佛山考察順德區無人機指揮調度中心,了解該區通過引入無人機及整合所收集的數據,優化城市管理;並到訪當地的智能製造科技園、創新研發中心和生產企業,了解內地高新產業發展和各行業如何應用科技改善生產流程;以及參觀佛山祖廟,認識當地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