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RSS list
2025
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今日舉辦代號「舉劍者」的網絡安全研討會暨桌上演練,在第15屆全國運動會及全國第12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行前強化持份者的網絡韌性、通報協調和即時應變能力。 研討會以過往大型體育活動面對的網絡威脅和部署方案為主題,邀請業界翹楚分享本地和海外案例,內容涵蓋防範釣魚和虛假購票網站、網站安全、系統入侵防護、社交平台帳戶保安等,藉此提升持份者的網絡安全意識。 桌上演練模擬賽前大會和持份者收到惡意和虛假信息、官網或關聯頁面被騎劫、重要基礎設施遭受網絡攻擊。參與者進行分析研判、跨機構通報和復原操作,藉此掌握不同攻擊的潛在影響與應對流程。 30多個部門、單位和機構逾百名代表參與活動,包括全國運動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場館營運方、運輸和公共事業機構等。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出席警察學院結業會操,檢閱30名見習督察和182名學警,見證他們正式成為警隊的一分子,並勉勵結業學員以同理心理解市民的需要,以高效率行動回應社會的關注。 陳國基致辭時表示,國家安全是香港繁榮發展的根本前提和堅實屏障,警務人員作為執法者須深刻理解《香港國安法》的條文內容和精神,並準確執法,肩負法律職責,守護香港未來並保障市民生活。 他指,香港警隊專業高效,享譽國際,憑藉豐富經驗、先進技術和國際網絡,一直是國際合作中不可或缺的力量,為建設更安全的世界,貢獻香港智慧和香港力量。警務人員佩戴的警徽不單象徵法律授予的權責,更承載着七百多萬市民對安全穩定生活的深切託付。 陳國基向結業學員提出四點期盼,包括「永葆忠誠、恪守法律」---對工作保持忠誠,確保每次執法行動經得起法律的嚴格考驗;「精確專業、擁抱變革」---持續提升專業能力和科技應用,並具備國際視野及對全球警務發展趨勢的洞察力,不斷增強在複雜國際環境中的執法能力;「心繫社群、仁勇兼備」---時刻以市民安危為己任,成為市民信賴的守護者;以及「胸懷家國、放眼世界」---立足香港、服務國家,汲取國際先進經驗,為警隊贏得更多國際聲譽。 他又寄語結業學員以無畏勇氣、專業素養、無私奉獻,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全心服務市民。
保安局禁毒處與禁毒常務委員會合辦的粵港澳大灣區禁毒高峰會今日在港舉行,為香港首次以大灣區為主題主辦的禁毒高峰會議。 高峰會邀得約40個粵港澳大灣區政府單位和參與禁毒工作的民間禁毒機構代表就三大重要禁毒議題分享真知灼見。新加坡中央肅毒局也應邀派出代表出席,向與會者分享當地禁毒經驗。來自大灣區及海外共約300人參加會議。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作開場致辭時表示,高峰會是香港禁毒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後,第一個連結粵港澳三地的禁毒高峰會,別具意義。 陳國基說,面對不斷變化的毒品問題,必須與時並進,例如近期無論在內地、香港、澳門、新加坡,以至東南亞其他地區也備受關注的新型毒品依托咪酯,香港已迅速修例將之列為毒品,依法嚴厲打擊,並透過宣傳推廣,教育市民這種毒品的禍害。 他續說,當局會繼續加強對新型毒品的監測和研究,及時應對毒品威脅,毒品問題是全球共同面對的挑戰,犯罪手法越來越複雜,禁毒工作需要匯聚多方的力量推進,因此香港特區政府一定要與內地、澳門和其他地區的執法機關保持緊密聯繫,交流情報,甚至採取聯合行動,共同打擊毒品的流通。 國家禁毒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公安部禁毒局局長魏曉軍、廣東省禁毒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公安廳副廳長梁瑞國、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與澳門特區政府警察總局局長梁文昌均在高峰會作主題演講。 魏曉軍說,當前全球毒品形勢發生複雜深刻的變化。大灣區既是境外毒品輸入目的地、中轉集散地,也是跨國、跨境製販毒活動的幕後策劃地、組織實施地,毒品犯罪形態不斷升級。國家禁毒委員會十分關心港澳地區的禁毒工作,將全力支持內地與港澳地區深化禁毒協作。 梁瑞國指,粵港澳一衣帶水,唇齒相依,攜手共建無毒灣區是共同責任和必須擔負起的使命任務。他作出三方面提議,包括持續深化打擊毒品犯罪的執法協作、持續深化毒品問題共治,以及持續深化禁毒交流。 鄧炳強表示,大灣區正式寫入國家文件已經十年。於這個重要時間節點總結過去和展望未來禁毒工作,正當其時;60年抗毒之路,香港逐步建立起從立法執法、預防教育、康復服務,以至國際合作的全方位抗毒防護網。展望未來,當局面對複雜多變的毒品形勢,必須保持高度警覺,並推進未來大灣區的禁毒合作。 粵港澳三地青年也在「新青年共創無毒大灣區」的專題論壇分享他們參與禁毒工作的經驗,以及對毒品問題的看法。
消防處推出火警危險電子投訴平台,為市民提供額外渠道,在網上舉報阻塞或鎖上逃生途徑等事宜,以助消防處迅速跟進處理,保障社區消防安全。 網上平台支援各類流動裝置,市民只需填寫電子表格,需要時也可上傳佐證照片或影片,其後也可隨時查閱投訴處理進度。此外,用戶可登錄「智方便」,節省填寫資料的時間。 除了網上平台,市民仍可經電郵、投訴熱線2723 8787或傳真號碼2311 0066向消防處舉報。
保安局禁毒處和禁毒常務委員會9月5日在警察總部合辦粵港澳大灣區禁毒高峰會,紀念禁常會成立60周年。國家公安部禁毒局、廣東省公安廳、澳門司法警察局等約20個政府機構和多個民間團體的代表出席。 禁毒專員李基舜介紹,高峰會將分為三個環節,就毒品新趨勢研判、情報交流、禁毒執法和宣傳教育等議題交流。 他說:「第一個環節是新時代的禁毒溝通策略,我們希望找出『貼地』的宣傳手法。第二是攜手協力打擊跨境罪行。第三是青少年共創無毒大灣區,我們希望了解新一代年輕人如何看待毒品問題。」 他希望高峰會後,粵港澳三地情報交流做得更快捷、準確,打擊更多跨境販毒罪行,令國家的南大門守得更穩妥。此外,他期望能增強青少年對抗毒品的決心。 大灣區城市的執法部門一直致力合作緝毒,其中香港海關和內地海關合作展開代號「雲戰---斷流」聯合行動,重點打擊販毒集團由境外遙控內地和香港物流跨境走私毒品。過去三年,行動共截獲6,500公斤毒品,拘捕123人。 李基舜形容,沒有跨境合作,緝毒只會事倍功半:「禁毒最大的挑戰,第一是科技興起,新媒體、社交媒體的應用,都令販毒更加地下化。第二個挑戰是毒販現在很喜歡挪用醫療用藥製作新興毒品。這些醫療藥物不會限於某一個城市、某一個地域使用。要避免這些情況發生,一定要跨境合作。」 在檢測方面,本港政府化驗所和內地化驗機關就不同毒品,包括依托咪酯的檢測結果互通情報和交流技術。 而粵港澳三地也合作加強禁毒教育,包括在東莞虎門鴉片戰爭博物館設立禁毒教育基地和研學路線,讓青年人了解國家禁毒的歷史,並在澳門和橫琴合辦大型禁毒展覽,以創新方法教育民眾遠離毒害等。
跨部門反恐專責組今日在啟德郵輪碼頭舉行大型跨部門反恐演習。演習模擬恐怖分子企圖乘搭郵輪到香港發動襲擊,於郵輪碼頭大堂展開刀襲和槍擊,其同黨隨後挾持一艘客船,並與警方在船上爆發槍戰。 政府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在演習期間啟動,行政長官李家超、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在中心督導。 李家超表示,全球恐怖主義形勢錯綜複雜,香港作為國際城市,雖然整體安全穩定,但國際恐襲和本土恐怖主義的威脅不容忽視。政府各政策局和部門必須加強對不同形式恐怖襲擊的協調與應對能力。 他指,各部門在這次大型反恐演習中各司其職,充分展現應對恐襲事件時的專業能力,並將總結經驗,進一步強化特區政府整體反恐工作。 是次演習約500名人員參與。除了保安局和反恐專責組六個成員部門,即警務處、入境事務處、海關、懲教署、消防處和政府飛行服務隊,海事處、政府化驗所、醫院管理局,以及啟德郵輪碼頭的人員也積極參與和協助籌備演習。 反恐專責組非常重視公眾參與演習的元素,首次安排電視和網上直播,讓市民收看現場實況,提升反恐意識。另外,演習邀請接近200名來自多個不同界別和年齡層的社區和青少年團體義務參與。 反恐專責組高級警司梁偉基表示,過去一年全球恐怖主義趨勢仍複雜多變,尤其由不同意識形態引發的自我激化或孤狼式襲擊,而且自我激化在全球有年輕化趨勢,不少施襲者是學生或年輕人。政府絕不能忽視這些威脅,必須未雨綢繆,做好一切防範工作。 為加強反恐準備,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設立三層防範機制。李家超在行政長官反恐督導組首次會議上,指示各相關政策局和部門舉行大型跨部門反恐演練。 在三層防範機制的推動下,相關決策局和部門將持續多方面加強反恐準備,包括強化情報交流、擴展社區情報網絡、防範自我激化、深化公眾教育,以及舉辦更多元化的反恐演習,促進部門和公私營機構間的協作,全面提升香港的防禦能力。
律政司刑事檢控科今日發表年報《香港刑事檢控2024》,回顧去年的檢控工作。刑事檢控專員楊美琪表示,刑事檢控科會繼續致力保持工作透明度和問責性,鞏固市民對本港刑事司法制度廉潔高效的信心。 楊美琪在年報的序言強調,《基本法》第63條確立檢控獨立這項基本原則是運作的基石,讓律政司主管刑事檢察工作,不受任何干涉。 律政司所有檢控決定均按法律、證據和《檢控守則》作出。檢控人員不會考慮也不會受任何不相關因素影響,例如政治或個人利益、媒體或公眾對決定可能產生的反應,以及檢控人員的個人感受或信念。 年報敍述刑事檢控科去年取得的重要成果,包括主辦第11屆國際檢察官聯合會亞洲及太平洋地區會議,突顯香港一直致力推動國際合作,不斷追求最高的檢控水平,力臻卓越,同時印證香港在「一國兩制」原則下維持穩健的法律制度,並獲得祖國的堅實支持。年報也詳述刑事檢控科各分科處理的重要案件。
警務處國家安全處今日正式落案檢控一名19歲本地女子一項出於煽動意圖作出一項或多項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罪。 該名女子涉嫌在今年3月至5月為一個名為「香港議會」的顛覆組織拍攝宣傳短片,並透過社交平台呼籲他人參與投票,以圖推翻和破壞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權或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權。案件今日下午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消防處處長楊恩健今日率團前往廣州,與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和澳門消防局代表召開粵港澳三地全運會安保會議,以確保第15屆全國運動會和全國第12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安全順利舉行。 會議期間,三地代表分別介紹保障全運會消防安全的工作進展,並深入討論完善應急預案、加強安全保障措施、賽事期間三地協作聯動機制等關鍵議題,強化跨區域合作的協同效能。 楊恩健表示,消防處將全面支援全運會香港賽區的安保工作,包括策略性調配消防及救護資源、安排快速應變隊和醫療支援,以及對所有比賽場館進行系統性風險評估和安全隱患排查。消防處也積極參與多場測試賽和跨部門演練,以提升人員處理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 此外,三地代表今日實地考察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和天河體育中心,詳細了解消防設施、安保流程和應急處置方案,並評估賽事安保執行機制。代表團又參觀全運會賽事指揮中心,深入認識跨地區、跨部門的指揮與協調模式,全面提升大型賽事期間消防安保工作的整體管理能力。
運輸署宣布,為便利獲發香園圍管制站跨境配額的私家車在該管制站運作時間以外仍可過境,粵港兩地政府達成協議,明日起,准許持有香園圍管制站封閉道路通行許可證的跨境私家車每日午夜12時至上午6時30分經落馬洲管制站過境。 運輸署已發信通知香園圍管制站跨境私家車許可證持有人有關安排,他們只須持有有效的香園圍管制站跨境私家車許可證,便可在上述時段使用落馬洲管制站過境。 該署表示,此項安排有助促進粵港進一步融合,提升旅客通關效率。兩地政府會保持緊密合作,為粵港經濟發展持續注入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