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RSS list
2025
保安局今日向立法會提交《消防(註冊消防工程師)規例》,以推行註冊消防工程師計劃,為市場提供多一個完成消防安全風險評估和審批程序的選擇。該計劃11月1日實施,先在食物業持牌處所推行。 保安局表示,現時,有意經營不同類別持牌處所的人士,如須就相關處所進行消防風險評估,以及證明該處所符合有關的消防安全規定,只可依靠消防處的服務。新計劃為市場提供多一項選擇,利民便商。 消防處會繼續提供消防風險評估和發出證明書服務。保安局表示,推行此計劃可推動消防工程專業的發展,註冊消防工程師的服務費用由市場供求力量決定。 《消防(註冊消防工程師)規例》訂明註冊消防工程師計劃的實施細則,包括註冊消防工程師的註冊機制和職責、紀律處分和上訴機制,並就註冊消防工程師計劃發出實務守則。 政府稍後會依先訂立、後審議程序向立法會提交其他三項與落實推行註冊消防工程師計劃相關的附屬法例。保安局局長將藉憲報公告指定2025年11月1日為生效日期。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關於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簽署儀式5月30日在香港舉行,簽約國批准公約後,國際調解院正式成立,總部設於香港。 李家超今早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部長王毅將親臨香港出席簽署儀式。 他指出,國際調解院落戶香港,將為香港帶來多方面重大利益。 第一,提升香港國際地位,通過國際調解院,香港在國際調解的角色將明顯提升。在「一國兩制」下,香港實行普通法,同時是全世界唯一實行中英雙語普通法的司法管轄區,擁有豐富的國際專業人才庫,為國際調解院貢獻關鍵力量。 第二,國際調解院會帶來很多經濟效益,服務需求將創造大量崗位,涵蓋調解員、翻譯員、研究員等,也會吸引國際組織、非政府機構和學術機構進駐,引進高質量會議和展覽,進一步推動酒店餐飲、物流運輸、與會議經濟相關等行業的發展。 第三,國際調解院將進一步完善香港法治體系,推動香港調解文化的普及化,推動以協商解決問題,這將匯聚全球法律專才集中在港進行調解,貢獻解決爭議的法治建設,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法律中心地位。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今日率領代表團在西安出席第七屆香港法律服務論壇,向陝西和鄰近地區的法律界和企業推介香港的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司法部部長賀榮、陝西省委書記趙一德和逾800名當地律師及業界代表出席。 本屆論壇由律政司與陝西省司法廳和陝西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主辦、香港貿易發展局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合辦。論壇以「服務共建『一帶一路』 譜寫陝港合作新篇」為主題,探討陝西企業「走出去」進行「一帶一路」商貿和對外投資時所關注的事宜,並介紹香港作為跨境交易超級聯繫人和爭議解決服務中心可為企業提供的國際法律和爭議解決服務。 林定國致開幕辭時指,陝港兩地交流合作緊密,兩地政府去年簽署的《深化陝港交流合作協議》內容包括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陝西省司法廳和律政司也簽署《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法律服務合作框架安排》,深化陝港兩地法律服務和人才培養交流合作,更好推動兩地法律服務機構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國家企業和公民「走出去」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這次論壇正是落實上述協議的重要具體行動。他期待與陝西繼續加強交流合作,服務國家所需。 林定國昨日出席由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學院主辦、陝西省律師協會承辦的香港普通法與爭議解決實務培訓結業儀式。實務培訓班是學院首次在內地城市舉辦的涉外法律人才培訓課程,共約140名主要來自陝西省和周邊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的涉外律師參加。 林定國與代表團昨日也前往西安「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範區交流考察,參觀西安仲裁委員會、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和司法部「三個中心」,了解陝西在打造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的工作和當地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對涉外法律服務的需求,並討論香港的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如何提供相關專業支持。 代表團成員逾120人,分別來自香港大律師公會、香港律師會和其他相關業界。林定國今日下午結束訪問行程返港。
入境事務處預計,本月31日至下月2日內地端午節長周末期間約有320萬人次經各管制站進出香港,其中約273萬人次會經陸路邊境管制站進出。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主持節慶安排跨部門工作小組會議,統籌並督導各政府部門接待訪港旅客的預備工作。 入境處預計,陸路出境高峰期為本月31日,出境人次約57萬;入境高峰期為下月1日,入境人次約54萬。 就內地入境旅客而言,預計三日內地端午節長周末期間約有38萬人次經各管制站進入香港,每日平均訪港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6%。 陳國基說,工作小組按行政長官指示,為本月初內地勞動節黃金周期間的訪港旅客接待工作總結經驗,並評估內地端午節長周末訪港旅客情況,以及作超前部署。特區政府會與相關機構和旅遊業界保持密切溝通,同心協力完善接待旅客的各個環節,為訪港旅客提供優質體驗。 根據旅遊業監管局和業界估算,內地端午節長周末期間預計有約340個旅行團入境香港,較去年同期增長約三成。各主要旅遊景點已制定特別方案應付預期增加的人流。 由警務處、入境處、海關等部門成立的跨部門聯合指揮中心本月31日至下月2日啟動,實時監察口岸現場情況,並與內地口岸部門保持緊密聯繫。 保安局也會啟動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密切監察和統籌各口岸的公眾秩序,並按行政長官指示加強監察主要旅客熱點,有需要時協調跨部門的跟進行動,以迅速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交通安排方面,運輸署已協調相關營辦商加強連接各口岸的交通服務。港鐵公司會在不同時段加強東鐵線來往金鐘至羅湖或落馬洲站的列車服務。相關流動網絡營辦商和港鐵公司已加強人流壓力點的電訊網絡和Wi-Fi容量,方便乘客連接網絡。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保安局局長鄧炳強、運輸及物流局副局長廖振新,以及其他相關政府部門的代表出席會議。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明日率領代表團啟程前往西安,推廣香港的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以充分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貢獻國家高質量發展。 代表團成員超過120人,分別來自香港大律師公會、香港律師會和其他相關業界。 林定國與代表團下周二將出席第七屆香港法律服務論壇。論壇由律政司牽頭並與陝西省司法廳和陝西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共同主辦、香港貿易發展局等合辦。論壇自2010年起每兩年一次在內地城市舉行,推廣香港的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 另外,林定國此行會出席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學院主辦的香港普通法與爭議解決實務培訓結業儀式,並考察西安涉外法治工作。 林定國下周二返港,他離港期間,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署理司長職務。
《關於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簽署儀式下周五在香港舉行,來自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歐洲近60個國家和聯合國等約20個國際組織將派高級別代表出席。特區政府今日表示,會全力辦好簽署儀式。 中國2022年與近20個立場相近國家共同發起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倡議,經共同努力已完成公約的談判,並一致同意國際調解院總部設在香港。國際調解院將成為全球首個專門通過調解解決國際爭端的政府間法律組織,是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原則的重要機制。 簽署儀式同日下午會舉辦國際調解論壇,研討國家間爭端調解和國際投資商事爭端調解等議題。
成立逾半世紀的香港航空青年團,是本地航空業人才的搖籃,惟一直沒有自己的訓練中心,只能借用其他地方如學校設施或社區會堂,為團員進行訓練。 「場地限制使我們難以按需要舉辦各類活動和訓練,也難以引入飛行模擬器等專業設備。」香港航空青年團司令陳孟麟道出團隊多年來面對的難題。 尋求突破 為了打造更完善的訓練環境,航青團2018年開始物色設立新總部暨訓練中心的合適地點,最終在2023年選定一座位於灣仔肇輝臺的空置校舍。 航青團行動部副主管蔡啟邦指出,該座舊校舍原設有12間課室、禮堂,無須大規模改建,節省很多時間和金錢。 經過一年多時間改建,新總部今年3月正式啟用,12間課室變成多用途室、會議室等,供團員進行學習和訓練,同時也引入多部飛行模擬器及一部一比一全動向直升機模擬器。 蔡啟邦表示,隨着香港積極參與大灣區發展,預期青年人將有更多機會接觸航空或航天事業,引入專業器材有助提升學員的航空專業技能,航青團未來更會引入一部一比一定翼機飛行模擬器。 迎難而上 舊課室變了模樣,原來的學校操場,如今也成為中式步操場與升旗訓練區,供團員練習步操和升旗。而在改建過程中,安裝旗桿也有不少技術挑戰。 蔡啟邦說,由於舊校舍依山而建,大型機械無法進入,所以在安裝15米高的主旗桿和左右兩支13米高的旗桿時,承建商要採用分段組裝方式,以人力搬運配合小型機械,將每支旗桿分三次吊運和組裝。 全面發展 新總部還特設國民教育天地,透過展示國家的成就和發展,加強青少年的國家觀念和民族自豪感。 已參加航青團九年的第301中隊學員督導士官郭思晴表示,新總部能為團員提供許多學習和成長機會,並能增加團員的歸屬感。她很期待和其他團員一起迎接新挑戰。 部門支援 這次設立新總部,政府飛行服務隊提供不少協助。而航青團去年4月成為飛行服務隊資助的青少年制服團隊,因而得到更多支援。 飛行服務隊三級空勤主任蔡浩明表示,飛行服務隊參加由保安局和發展局引領的選址會議,確保航青團新總部的設施能滿足其需求和未來發展,同時提供技術和專業意見,協助航青團設立一些模擬飛行設備和其他教學設施。 大開眼界 此外,航青團團員會獲安排參觀飛行服務隊總部,並有機會獲選參與專業的飛行模擬器訓練。飛行服務隊署理高級機師余海斌指出,這樣可讓團員近距離接觸部門的直升機、定翼機,同時也更實際地認識部門的工作。 「其中也會牽涉一些簡單飛行理論,希望提高團員對航空的興趣和他們的認知。」 余海斌說,整個航空業有很多不同的工作選擇,部門其中一個工作範疇,便是向年輕人多作介紹並讓他們開闊眼界。 無限可能 「讓他們知道除飛機師,還可以成為維修人員,又或是負責航空管制,其實是很多可能性。」 他笑言團員日後也可成為他的同事,而事實上,部門有超過一成現職飛行人員曾是航青團團員。
對於有美國參議院議員提出所謂法案,要求檢視將多名香港特區法官和律政司檢控官列入所謂制裁名單,妄圖恫嚇維護國家安全的特區人員,特區政府表示強烈譴責。 特區政府指出,維護國家安全屬於主權司法管轄區的內部事務,《香港國安法》在港實施不受任何形式的干預,惟該等美國政客對有關實況置若罔聞,更公然叫囂向履職盡責的特區人員及法官作出所謂制裁。香港特區對於所謂制裁嗤之以鼻,無懼任何威嚇,定當堅定不移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特區政府強烈敦促該等美國政客認清事實,立即停止不符合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行為,並立即停止干涉純屬中國內政的香港事務。 《香港國安法》實施近五年,香港特區執法部門一直根據證據、嚴格依照法律、按有關人士或單位的行為採取執法行動,與其政治立場、背景或職業無關。律政司則按《基本法》主管刑事檢控工作,所有檢控決定基於所有可接納的證據和適用法律,以及客觀分析。 同時,香港特區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所有面對刑事指控的人都享有接受公平審訊的權利。法院嚴格按照證據和所有適用法律判案,案件不會因涉案者的職業、政治理念或背景而在處理上有所不同;控方在毫無合理疑點下證明被告人犯罪,被告人才可被法庭定罪。 香港特區政府強調,任何國家、組織或個人企圖利用政治力量干預特區的司法程序,均屬破壞特區法治的行為,應受譴責。發表有意圖干擾或妨礙司法公正的言論,或作出有同樣意圖的行為,極有可能構成刑事藐視法庭罪或妨礙司法公正罪。 特區政府重申,香港特區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又會堅定不移、全面準確實施《香港國安法》、《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及香港特區其他維護國家安全的相關法律,依法有效防範、制止、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同時依法保障香港市民的權利和自由,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
就傳媒查詢在《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附屬法例指明的禁地採訪、拍攝事宜,政府回應指,市民若只是路過禁區附近而純粹「打卡」影相,沒有任何危害國家安全的意圖,並沒有問題。 然而,政府指出,若故意拍攝禁地門口或其內部情況以查察禁地,或在拍攝期間作出其他令人有合理理由相信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警務人員或禁地守衞有權根據法律及現場判斷,要求市民離開。 政府表示,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昨日在立法會小組委員會會議及其後會見傳媒時清楚表明,根據《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第45條,包括警務人員、禁地守衞在內的「指明人員」,如有合理理由相信行使有關權力是維護國家安全所需,可命令任何人等不得作出或停止作出接近、查察禁地等行為,包括透過電子或遙距方式作出該等行為,也可命令出現於毗鄰禁地之處的人士立即離開。違令即屬犯罪。
庫務署呼籲市民提高警覺,留意聲稱由該署發出的欺詐短信。有關短信要求收件人以附有的超連結繳付定額罰款,事件已交由警方作進一步調查。 該署表示,與該短信並無任何關係,並強調庫務署不會發出附有超連結的短信要求繳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