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RSS list
2025
保安局表示,一名在東南亞國家被禁錮從事非法工作的港人,在香港駐曼谷經濟貿易辦事處和泰國有關當局協助下,今日由緬甸經泰國安全回港。 該名人士早前向入境事務處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求助。 保安局表示,高度重視有香港人懷疑被誘騙到東南亞國家被禁錮從事非法工作的個案。該名人士抵港後,保安局專責小組也為其提供協助,並就其個案跟進調查。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今早與泰國駐港總領事Chaturont Chaiyakam會面,感謝泰國政府派出高層官員會見日前赴泰的專責小組,高度重視有關求助個案的情況,並作出積極回應。二人也就事件交換意見,並商討後續工作,務求盡力協助更多求助港人盡快安全回港。 執法部門去年至今共接獲28宗涉及港人聲稱在東南亞國家被禁錮而無法離開當地的求助個案,連同今日回港的人士,17人已回港。餘下11宗個案,有關人士報稱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但仍安全和能與其家人或小組聯絡。
美國簽署備忘錄,假借延長和擴大部分在美港人延期強制離境資格,詆譭香港法治、民主和人權狀况,香港特區政府對這種惡意攻擊表示強烈不滿和譴責,並強烈要求美國政府立即停止惡意抹黑、停止干涉純屬中國內政的香港事務。 特區政府表示,世界各國都有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香港特區也不例外。事實上,美國最少有21部關於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根本沒有資格對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指手畫腳。特區政府無懼外部勢力的霸凌和威嚇行為,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特區事務。 特區政府強調,《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填補了特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缺口,令香港社會由亂變治,市民生活和經濟活動回復正常。香港的世界競爭力排名上升,在全球經濟體中位居前列,便是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的最佳實證。 隨着《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生效,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進一步完善。《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兼容互補,形成全面而有效的維護國家安全法律制度,使國家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並為特區築牢維護安全穩定的防線,為促進良政善治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就法治而言,法官處理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時,都是獨立公正地履行司法職責,不受任何干涉。所有案件均嚴格根據證據和法律處理。所有被告均嚴格按照香港適用法律,並在《基本法》和《香港人權法案》的保障下接受公平審訊。 特區政府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並會堅定不移、全面準確實施《香港國安法》、《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及香港特區其他維護國家安全的相關法律,依法有效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同時依法保障香港居民和在港其他人的合法權益、權利和自由,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李家超宣布,香港特區政府已與沙特阿拉伯政府達成協議,1月15日起,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可於抵達沙特阿拉伯的六個指定管制站時辦理落地旅遊簽證。旅遊簽證分為逗留期最長30天的單次入境簽證,以及逗留期最長90天的多次入境簽證。 此外, 1月15日起,沙特阿拉伯國民免簽證前來香港旅遊的逗留期限由30天延長至90天。 李家超今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表示,特區護照持有人到訪全部六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成員國,即沙特阿拉伯、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巴林、科威特、阿曼,均可享有落地簽證或免簽的便利。 入境事務處補充,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也可於前往沙特阿拉伯旅遊前經網上申請電子簽證。 入境處又指,沙特阿拉伯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落地簽證及電子簽證安排對前往沙特阿拉伯旅遊的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帶來更大便利。同時,該安排和延長沙特國民免簽證訪港期限,有助加強香港與沙特在旅遊、文化和經濟方面的聯繫。
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今日與來自香港警方和入境事務處的專責小組成員繼續在泰國的行程,與泰國國家警察轄下相關單位會面,進一步跟進有港人懷疑遭誘騙到東南亞國家被禁錮從事非法工作。 卓孝業早上與泰國國家警察總署督察長塔猜會面,就港人求助個案交換情報,獲對方積極回應,表示將進一步加強防範和打擊跨國犯罪,並盡力協助求助港人盡快安全回港。 專責小組一行人隨後與泰國國家警察副總長(防止及打擊罪案)Prachuab Wongsuk會晤,反映有關求助個案情況,雙方就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人口販運等跨境犯罪問題深入分享經驗和交換意見。 下午,卓孝業與泰國旅遊與體育部副部長Jakkaphon Tangsutthitham和泰國旅遊警察局局長Saksira Pheuak-um會面,聽取當局保障遊客最新措施的介紹,包括透過官方手機應用程式和電話中心24小時為遊客提供支援服務。 卓孝業與專責小組成員完成泰國行程今晚返港。他感謝中國駐泰王國大使館及泰國當局高度重視港人求助個案,未來會繼續與大使館及泰國相關部門保持緊密聯繫,就個案的最新情況交流情報,為求助人及其家屬提供適切意見和一切可行協助。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本港去年首11個月錄得86,774宗罪案,較前一年同期上升3.9%,主要因為詐騙案和勒索案上升。至於暴力罪案則有9,708宗,升4.7%。 鄧炳強今日出席撲滅罪行委員會會議後會見傳媒時說,去年首11個月詐騙案錄得40,470宗,較前一年同期上升8.7%。勒索案2,828宗,較前一年上升18.5%,當中裸聊勒索案佔80%。行劫案、爆竊案、傷人及嚴重毆打案、盜竊案均錄得下跌。 詐騙案佔整體罪案數字約46%,涉及金額85.2億元,較前一年同期增加1.9億元。網上騙案佔整體詐騙案62.4%,電話騙案大幅上升172.8%,達5,168宗,佔整體詐騙案32.3%。 電話騙案大幅增加的原因是去年出現假冒客戶服務的新手法,這類客服騙案去年首11個月錄得5,032宗。 鄧炳強表示,針對這類手法,警方將去年8月定為防騙月,重點宣傳和進行情報主導的執法行動,並首次發現有跨國犯罪集團在港設立行動基地,派遣境外成員購買本地電話卡進行電話詐騙。警方搗破四個這類行動中心,拘捕11人,檢獲超過八萬張電話儲值卡。 至於「太空油」毒品方面,鄧炳強表示,自去年上半年開始,當局發現青少年吸食「太空油」個案呈上升趨勢。「太空油」是一種非法混入有害物質的煙油,一般透過電子煙吸食,主要成分是名為依托咪酯的鎮靜劑。 去年首三季共有174人被呈報吸食「太空油」,其中139人是21歲以下青少年。鄧炳強指出,依托咪酯現屬第一部毒藥,受《藥劑業及毒藥條例》規管。 保安局去年11月5日已向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提出修訂建議,將依托咪酯列為危險藥物,屆時若有人販賣,最高可被罰款500萬元及終身監禁。當局預計下月14日修定相關附屬法例,同日刊登憲報,即時生效。
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率領來自香港警方和入境事務處的專責小組成員抵達泰國,與不同單位會面,跟進有港人懷疑遭誘騙到東南亞國家被禁錮從事非法工作的個案。 今日上午,泰國總理主持的打擊販運人口活動委員會的成員、泰國司法部部長塔威率領司法部轄下執法部門首長,包括專責打擊販運人口活動的部門接見卓孝業。卓孝業在會上反映求助個案的情況,對方積極回應。雙方並交換情報,塔威表示,泰國當局高度重視此事,會盡力協助求助港人盡快安全回港。下午,卓孝業拜會中國駐泰王國大使館公使吳志武。卓孝業感謝公使和各大使館人員高度關注有關個案,持續跟進及提供適切和可行協助,並一直大力支持入境事務處的工作。傍晚,卓孝業與香港駐曼谷經濟貿易辦事處人員舉行工作會議。
警務處國家安全處今日根據法庭手令,突擊搜查港島區一個住宅和一個商業大廈單位,檢取一批與危害國家安全行為案件有關的證物。 調查相信,有人懷疑利用自己的機構協助一名已竄逃外地的被通緝人士,繼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行為。 行動中,警方檢取電腦、平板裝置、手提電話和銀行文件等證物,也邀請受查機構一名董事和兩名職員到警署協助調查。 案件仍在調查,暫時無人被捕。
保安局高度重視有港人懷疑被誘騙到東南亞國家被禁錮從事非法工作,並於2022年8月成立專責小組協調執法部門跟進。鑑於近期事態發展,保安局官員今日率領來自香港警方和入境事務處的專責小組成員前赴泰國,進一步跟進求助個案。 去年第二季開始,港人懷疑被誘騙到東南亞國家被禁錮從事非法工作的情況有死灰復燃跡象,執法部門至今共接獲28宗涉及港人在東南亞國家聲稱被禁錮而無法離開當地的求助個案,其中16人已回港。至於餘下12宗個案,相關人士報稱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但仍安全和能與家人或小組聯絡。 專責小組將與中國駐泰王國大使館、由泰國總理主持的打擊販賣人口活動委員會的泰國司法部代表,以及泰國有關當局人員會面,反映求助個案情況和交流情報,並促請有關當局盡力協助營救求助人士。
律政司體育爭議解決諮詢委員會今日舉行首次會議,審議和通過諮詢委員會的職權範圍,並討論未來的工作和跟進事項,全速推動香港體育爭議解決發展。 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公布,政府會研究為體育爭議設立解決制度,推廣體育仲裁,發揮香港爭議解決的體系優勢。就此,政府支持業界今年內在香港推出體育爭議解決先導計劃。 諮詢委員會由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領導,成員包括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香港大律師公會和香港律師會的代表。諮詢委員會將就先導計劃的設計、設立和執行向政府提供意見。 張國鈞指出,體育爭議具特殊性,需要特定專業知識處理;環球體育市場持續迅速發展,糾紛越趨多元複雜,對於專為解決體育爭議而設的爭議解決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 他又指,香港爭議解決服務配套設施完善、仲裁和調解相關法律制度穩健可靠,匯聚很多具備體育專業知識的仲裁員和調解員,具獨特優勢成為地區以至國際體育爭議解決中心。 他表示,律政司一直守正創新,為香港謀發展,而發展體育爭議解決能為香港開闢新發展空間;政府未來會與諮詢委員會積極開展先導計劃的籌備工作,期望今年內啟動先導計劃,推廣體育爭議解決在港的廣泛應用。
高等法院原訟法庭委任龔如心慈善管理有限公司為已故龔如心遺產下的慈善信託受託人。律政司公布任命范徐麗泰、任志剛和鄭恩基出任負責監督受託人運作的管理機構成員。 龔如心在遺囑中表達成立慈善基金的意願。鑑於涉及重大公眾利益,律政司司長按當時需要,以慈善事務守護人身分介入龔如心遺產事宜並參與相關訴訟。法庭去年5月16日批准由律政司司長提交的遺產管理計劃。 計劃包括設立一所特殊目的公司作為受託人、即龔如心慈善管理有限公司;按龔如心遺願,設立由三名獨立人士組成的管理機構監督受託人運作。有關人士由律政司司長委任,被委任者備須具不容置疑的誠信、經驗與判斷力。 受託人的主要職責包括但不限於監管華懋集團的商業運作、審批集團財政預算和集團擬作出的重大決定。受託人也會就慈善事務工作作出預算,以用作慈善項目、募捐和按龔如心遺願籌辦「中國的類似諾貝爾獎的具有世界性意義的獎金和基金」。受託人理事會成員則按遺產管理計劃及公司章程委任,當中最少兩名理事由政府官員出任。 律政司司長按上述計劃向法庭申請正式委任龔如心慈善管理有限公司為龔如心遺產下的慈善信託受託人,並於去年11月21日獲批准。范徐麗泰、任志剛、鄭恩基三名獨立人士出任管理機構成員。 律政司深信,在受託人理事會正式成立後和在管理機構監督下,受託人會盡心盡力管理慈善信託,包括其慈善項目和「中國的類似諾貝爾獎的具有世界性意義的獎金和基金」,以實踐龔如心遺願,使國家包括香港社會各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