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電子學習平台

電子學習平台

我們歡迎全球人士,參加我們的電子學習計劃。
全部瀏覽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6

29/12/2016
世界衞生組織在2015年4月8日,公布設立全球外國醫療隊註冊制度及建立名冊,協調可以在地震、海嘯、熱帶氣旋、水浸及傳染病爆發等突發情況即時提供救援協助的醫療隊伍,以支援各地政府進行救援工作,增強救援能力。世界衞生組織外國醫療隊項目屬協調機制,分辨受災地區的醫療需要,派遣外國醫療隊提供協助,並只會在當地政府同意下介入協調派遣工作。
21/12/2016
為協助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教研中心及本港其他災難管理機構確立首要研究、培訓及合作的領域,教研中心進行香港災難防護情況概覽研究,評估本港現時災難防護情況。美國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衞生學院FXB健康及人權中心合作帶領及協調有關研究,與哈佛人道行動、香港大學醫學院急症醫學部及香港中文大學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合作,進行涉及本港各界持分者的廣泛災難個案研究
13/12/2016
在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的 2016 年研究資助計劃支持下,香港科技大學將開發一個全新的智能山泥傾瀉資訊系統,以應付香港的山泥傾瀉風險。
03/12/2016
由香港急症科醫學院舉災害醫學小組委員會舉辦、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支援的首個災難應變進階課程,四節課堂在2016年9月24日至12月3日期間的四個整日進行,每節課堂探討一個議題,包括市區人道危機、突發事故分類、醫院管理及救援,以及市區災難與世界。   課程共三十二名學員參與,包括十九名醫生、九名護士、兩名救護人員及兩名醫院經理,他們在課程中獲得新知識及技術,包括在災難發生前妥善準備醫療設備,確保救援工作不受災難影響,以及有效進行災後復原工作。此外,課程亦通過互動模擬練習,為學員提供實踐所學知識及技術的機會。     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或致電2871 8507,聯絡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秘書處了解課程詳情;或瀏覽http://disaster.com.hk/advanced-disaster-response-course/。

Pages

電子學習平台

This page lists all of HKJCDPRI’s or our collaborating partners’ online learning resources, including Certificate-bearing e-Learning modules, webcasts and case studies. All resources listed here are freely and publicly available. We ask users to use them with respect and credit the authors as appropriate. You may have to log onto DPRI’s Moodle Platform in order to access some of the materials.

2017

30/09/2017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和香港危難應變醫學會在2017年9月26日及27日合辦生化危險品災難應變課程,為有可能需要處理危險物質的內科醫生、護士、輔助醫護人員,以及警察及消防員等緊急事故救援人員提供相關培訓。   課程提供理論及實踐培訓,包括個人保護設備注意事項、醫院接收受生化危險品感染的病人、建立洗消設施及評估事故環境等,並以建立危險地區及協調危險物質事故的模擬訓練作結。   該課程成功舉辦,共有59名學員參加。
30/09/2017
2016年國家應急醫療隊培訓在福州舉行,2017年培訓則移師雲南省大理市、在9月12日至13日舉行,同樣為全國27支由國家衞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負責的應急醫療隊提供培訓,當中特別集中培訓應急醫療隊的管理人員及領袖。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與曼徹斯特大學,為國家衞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設計為期兩周的訓練,並派出培訓人員及代表提供協助。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代表團包括兩名職員、合作伙伴曼徹斯特大學人道與衝突應對研究所Prof Tony Redmond、醫院管理局急症科醫生及香港消防處坍塌搜救專隊兩名消防員。   共91名國家應急醫療隊領導人員參與培訓,講員在培訓中分享醫療隊伍管理經驗,包括如何派遣應急醫療隊進行本地、國內及國際救援行動。   
30/09/2017
我們與合作伙伴在2016年進行概覽研究項目,並出版三份著作
19/09/2017
在2005年至2014年間,災難為全球造成1.4千億美元破壞,17億人受影響,以及70萬人死亡。受氣候變化、市區化、環境惡化及貧窮問題影響,全球災難發生頻率及嚴重程度日增。有效的災難管理策略,需滿足受影響災民的公共衞生需要。非傳染性疾病能導致患者死亡,屬全球現時主要醫療負擔,傳統人道救援未能處理他們在災難及突發情況的需要,各界需關注非傳染性疾病患者的人道救援情況及相關管理。

Pages

活動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