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電子學習平台

電子學習平台

我們歡迎全球人士,參加我們的電子學習計劃。
全部瀏覽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7

26/04/2017
氣候變化是全球在二十一世紀主要面對的環境轉變,市區人口密集,依賴基建處理基本求生需要,容易受氣候引致的災難影響。此政策簡報旨在檢視和探討氣候變化為香港帶來的公共衞生影響,並提出建議支援建設社區抗災能力,應對氣候變化在在未來數十年帶來的挑戰。
26/04/2017
Between 2005 and 2014, disasters have caused total damage of US$1.4 trillion worldwide, with 1.7 billion people affected and 0.7 million killed. With climate change, urbanization,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poverty, the world has been experiencing disasters at a higher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At the same time, global population is ageing at an unprecedented speed: between 2015 and 2030, the number of persons aged 60 years or over in the world is projected to grow by 56%, from 901 million to more than 1.4 billion. Older people therefore is going to b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group, in terms of both their contribution and vulnerabilities, in the face of disaster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saster-related health risks of the older people in Hong Kong, and presents key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better protection of this vulnerable group.
02/03/2017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就「建立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計劃中期檢討進行招標,檢討將於2017年3月至7月進行。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在2014年11月成立,工作在過去兩年逐漸發展。我們希望邀請外界顧問團隊進行中期檢討,評估計劃成效。   請按此下載投標文件及了解詳情。投標截止日期為2017年3月22日(星期三)下午5時。   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或致電(852) 2871-8504進行查詢。  
MMC 2017
23/02/2017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每年舉行社區防災能力建設計劃,通過一系列公眾教育活動,提升社區抗災能力。今年計劃包括以「防災!從生活出發」為主題的微電影創作比賽,歡迎中學及大專院校學生參與,通過微電影表達日常生活中的災難危機及相應預防措施,帶出防護災難的重要性,以及預防災難並非難事的訊息。   活動旨在邀請公眾通過互動創意過程,提升減災意識。我們預計計劃可提升公眾對災難的警覺性及相關知識。   得獎學生可獲頒證書及高達港幣五千元現金獎。 請瀏覽mmc.hkjcdpri.org.hk (只提供中文版)了解比賽詳情。

Pages

電子學習平台

This page lists all of HKJCDPRI’s or our collaborating partners’ online learning resources, including Certificate-bearing e-Learning modules, webcasts and case studies. All resources listed here are freely and publicly available. We ask users to use them with respect and credit the authors as appropriate. You may have to log onto DPRI’s Moodle Platform in order to access some of the materials.

2017

29/11/2017
為推廣災難研究及檢討工作的典範實務,美國哈佛大學FXB衞生及人權中心、澳洲科廷大學、昆明醫科大學、尼泊爾酷刑受害者中心與香港中文大學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合作,通過進行受災難影響少年抗災能力的個案研究,發表研究項目培訓指引手冊及相關教學工具。手冊為在災區進行的研究工作提供指引,包括通過真實個案,解釋如何設定研究問題、建立伙伴關係及在突發事故中搜集數據等
05/11/2017
自2016年起,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與國家衞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討論如何計劃與協調災難防護應變培訓;在2017年11月1日,雙方在北京簽訂諒解備忘錄,並在簽訂儀式中,討論日後的訓練計劃,包括支援四川應急醫療隊申請世衞認證、發展應急醫療隊培訓的核心課程,以及持續支援周年國家應急醫療隊培訓的方案。
02/11/2017
恐怖襲擊成為全球新挑戰,無處不在。其中,大型活動成為近年主要攻擊目標。從2015年巴黎歌劇院恐襲血,2016年法國尼斯恐襲,再到2017年5月的英國演唱會襲擊,防不勝防。 幸運地,香港至今未曾發生恐襲,但風險不能完全排除。雖然我們沒必要過度憂慮,但可以主動做好安全措施,提高防範意識,並加強個人和活動主辦方的應變能力。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一向致力提升大眾對災害防護的意識和知識。除了天然災害,我們同樣關注人為緊急事件。 我們期望透過這套輕鬆的動畫片,鼓勵大家在參與大型活動時一同居安思危,玩得開心又放心!   以下短片帶出了如何為參加群眾活動前做準備的信息。    
25/10/2017
寶珊道在1972年發生山泥傾瀉悲劇,針對有關地段地形較易形成高地下水位,從而引發山泥傾瀉的問題, 土力工程處設計並建立創新及可持續地下水位調控系統,配合現行措施防止山泥傾瀉。   新系統能實時監控及調節地下水水位,大大減少區內大型山泥傾瀉的風險。此系統具穩健性,能有效控制地下水水位,因而獲得2012/2013工程創意大獎建造組別第三名。|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及香港醫學專科學院獲土力工程處邀請,在2017年10月23日參觀寶珊排水隧道,了解山泥傾瀉安全措施。在參觀期間,雙方交流與災難防護及應變有關公眾教育的意見及經驗。 土力工程處人員講解寶珊排水隧道的運作模式。  

Pages

活動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