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電子學習平台

電子學習平台

我們歡迎全球人士,參加我們的電子學習計劃。
全部瀏覽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21

「幼兒防災先導教育計劃」-- 幼兒的防災攻略
04/03/2021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以下簡稱「教研中心」)與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沙田)幼兒、長者及社會服務系幼兒教育中心(以下簡稱「幼兒教育中心」)於2018-2019合作開展「幼兒防災先導教育計劃」,為幼稚園高班學生設計教學活動,推廣防災教育。   兩所先導學校為民生書院幼稚園及香港基督教播道會聯會中國基督教播道會茵怡幼兒學校。教研中心和幼兒教育中心以一系列的簡介會、學院培訓、到校培訓及學校互訪觀摩活動,增進老師們的防災知識,讓他們了解如何通過科學遊戲等多角度體驗式學習,有效地將防災知識傳授學生,培養他們以正面的態度應對災難,為他們將來能深入學習防災知識建立基礎。   教研中心深信防災教育應該從小做起,在今年一月份,已經把推行此計劃的心得及有關學生的學習成果,結集成書,派發至全港幼稚園,作為推行防災教育的參考資料。   請按此下載「幼兒防災先導教育計劃」-- 幼兒的防災攻略。
Technology_Covid_DPRI_Cover
03/03/2021
陳婉玲    在災難發生後,當地政府及救災機構須因應災難影響的情況而作出應變及回應,除拯救傷病者和控制災情外,亦需要協助受災地區的居民儘快回復正常生活,在過程中,須不斷檢視情況的變化,評估風險,並針對問題作出一切可行的解決方法。   在新冠狀病毒病發生初期,大家本來期望會像2003年沙士般,約半年就能控制疫情。可是,疫情出乎意料,病毒更蔓延至全球,香港受影響亦已逾年,且未知何時能夠完全受控,很多行業均受嚴重影響,而醫療及社會福利界也受到極大的衝擊,其中對行動及認知能力較差的病人、安老及殘疾院舍院友影響尤其大,甚至威脅其生命及健康。   為了抗疫,政府自上年7月起,規定除體恤原因外,醫院、安老及殘疾人士院舍均不得探訪。但其實病人及院舍院友,一直以來均非常需要及依賴親人或義工的支援,包括陪伴、飲食、關懷、協助做伸展運動等,缺乏家人或義工的探訪及支持,可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及精神健康,有些更因而患上抑鬱,不少更引致身體功能或行動能力加速退化,甚至有些在臨死前也未能見到院外親屬便撒手塵寰,院外親人也因此而抱憾終生,這些人道的需要實不容忽視。  
DPRI_NuclearBan_Cover
17/02/2021
去年十二月底,我看了一部電影,故事是關於無政府主義者計劃對香港主要基建作出核子武器襲擊,目的是要「推倒重來」。如果恐襲成功,香港大嶼山將受核輻射污染,三十年內都不適合人類居住。   雖然這只是個電影故事,而且大家可能覺得香港受核武襲擊的機會不高,但是放眼全球,核武對人類的威脅卻是真實地存在。自從上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廣島及長崎人民經歷了人類歷史上首次核武襲擊後,人類一直活在這種恐懼中,即一旦任何擁有核武國家開戰,並使用核武,情況就會像是「同歸於盡」一樣。   《禁止核武器條約》談判第二階段會議 (圖片來源:聯合國, Photo Credits: Paolo Rivas)  

Pages

電子學習平台

This page lists all of HKJCDPRI’s or our collaborating partners’ online learning resources, including Certificate-bearing e-Learning modules, webcasts and case studies. All resources listed here are freely and publicly available. We ask users to use them with respect and credit the authors as appropriate. You may have to log onto DPRI’s Moodle Platform in order to access some of the materials.

2021

「幼兒防災先導教育計劃」-- 幼兒的防災攻略
04/03/2021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以下簡稱「教研中心」)與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沙田)幼兒、長者及社會服務系幼兒教育中心(以下簡稱「幼兒教育中心」)於2018-2019合作開展「幼兒防災先導教育計劃」,為幼稚園高班學生設計教學活動,推廣防災教育。   兩所先導學校為民生書院幼稚園及香港基督教播道會聯會中國基督教播道會茵怡幼兒學校。教研中心和幼兒教育中心以一系列的簡介會、學院培訓、到校培訓及學校互訪觀摩活動,增進老師們的防災知識,讓他們了解如何通過科學遊戲等多角度體驗式學習,有效地將防災知識傳授學生,培養他們以正面的態度應對災難,為他們將來能深入學習防災知識建立基礎。   教研中心深信防災教育應該從小做起,在今年一月份,已經把推行此計劃的心得及有關學生的學習成果,結集成書,派發至全港幼稚園,作為推行防災教育的參考資料。   請按此下載「幼兒防災先導教育計劃」-- 幼兒的防災攻略。
Technology_Covid_DPRI_Cover
03/03/2021
陳婉玲    在災難發生後,當地政府及救災機構須因應災難影響的情況而作出應變及回應,除拯救傷病者和控制災情外,亦需要協助受災地區的居民儘快回復正常生活,在過程中,須不斷檢視情況的變化,評估風險,並針對問題作出一切可行的解決方法。   在新冠狀病毒病發生初期,大家本來期望會像2003年沙士般,約半年就能控制疫情。可是,疫情出乎意料,病毒更蔓延至全球,香港受影響亦已逾年,且未知何時能夠完全受控,很多行業均受嚴重影響,而醫療及社會福利界也受到極大的衝擊,其中對行動及認知能力較差的病人、安老及殘疾院舍院友影響尤其大,甚至威脅其生命及健康。   為了抗疫,政府自上年7月起,規定除體恤原因外,醫院、安老及殘疾人士院舍均不得探訪。但其實病人及院舍院友,一直以來均非常需要及依賴親人或義工的支援,包括陪伴、飲食、關懷、協助做伸展運動等,缺乏家人或義工的探訪及支持,可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及精神健康,有些更因而患上抑鬱,不少更引致身體功能或行動能力加速退化,甚至有些在臨死前也未能見到院外親屬便撒手塵寰,院外親人也因此而抱憾終生,這些人道的需要實不容忽視。  
DPRI_NuclearBan_Cover
17/02/2021
去年十二月底,我看了一部電影,故事是關於無政府主義者計劃對香港主要基建作出核子武器襲擊,目的是要「推倒重來」。如果恐襲成功,香港大嶼山將受核輻射污染,三十年內都不適合人類居住。   雖然這只是個電影故事,而且大家可能覺得香港受核武襲擊的機會不高,但是放眼全球,核武對人類的威脅卻是真實地存在。自從上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廣島及長崎人民經歷了人類歷史上首次核武襲擊後,人類一直活在這種恐懼中,即一旦任何擁有核武國家開戰,並使用核武,情況就會像是「同歸於盡」一樣。   《禁止核武器條約》談判第二階段會議 (圖片來源:聯合國, Photo Credits: Paolo Rivas)  
10/02/2021
AAA AAA  

Pages

活動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