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我們與核子事故的距離

Share this course with friends

我們與核子事故的距離

去年十二月底,我看了一部電影,故事是關於無政府主義者計劃對香港主要基建作出核子武器襲擊,目的是要「推倒重來」。如果恐襲成功,香港大嶼山將受核輻射污染,三十年內都不適合人類居住。

 

雖然這只是個電影故事,而且大家可能覺得香港受核武襲擊的機會不高,但是放眼全球,核武對人類的威脅卻是真實地存在。自從上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廣島及長崎人民經歷了人類歷史上首次核武襲擊後,人類一直活在這種恐懼中,即一旦任何擁有核武國家開戰,並使用核武,情況就會像是「同歸於盡」一樣。

 

UN_discussion_DPRI
《禁止核武器條約》談判第二階段會議 (圖片來源:聯合國, Photo Credits: Paolo Rivas)

 

今年一月二十二日,於2017年聯合國通過的《國際禁止核武條約》(Treaty on Prohibition of Nuclear Weapons)終於正式生效。條約限制締約國「不論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得開發、試驗、製造、生產、或以任何方式取得、處理或儲存核武器或其他核爆裝置。」  雖然全球九個擁有核武的國家(中國、英國、美國、法國、俄羅斯、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及北韓)都不是締約國,但是現時在國際間有五十個國家簽署願意放棄核武,這的確是全球人類的喜訊。

 

筆者支持廢除核武。數年前參觀日本長崎原爆紀念館時,對館內展品及核武造成的不人道破壞印象深刻。核武是「大殺傷力武器」,核爆瞬間的生靈塗炭,程度遠超越其他武器。核幅射的影響長遠,帶來的破壞不只是人類生命及健康,更影響大自然及其他物種。此外,一旦使用核武,受影響的不只是軍事設施及人員,更會傷害到平民百姓。因此,核武應該被禁止。

 

雖然香港與核武的距離可能很遠,但香港也有機會面對其他核子事故的風險。距離香港約50公里的大亞灣核電站就是我們面對的風險,假如核電站發生意外,香港自然也會受影響。

 

Daya_DPRI
廣東大亞灣核電站 (圖片來源:中電

 

然而,大家對有關風險有基本的認知嗎?大家知道政府對核事故的風險評估嗎?政府有應對方案嗎?假設你住在西貢,核事故發生後,你需要疏散嗎?大家想想自己有看過政府「大亞灣應變計劃」或「港核投」的資訊嗎?還有,想想自己有否留意政府曾就核事故應變能力進行跨部門演習測試嗎?或者,再想想自己知道社會團體有甚麼獨立評估和看法嗎?

 

如果大家對我們與核事故的距離沒有太多認知,自己也沒有個人的判斷,那或許可以藉國際人道主義及反核武運動七十多年的努力迎來「小勝利」之際,重新認識香港面對核子危機的風險程度,以及相關的防災備災知識。而再進一步,筆者希望在二十一世紀有更多國際公民及國度,對國際禁止及裁減核武方面有更多的關注,並更著重建立以人道主義為本的立場。

 

TL_DPRI

林鈞浩 Kwan-Ho Timothy LAM
世界主義、人道主義者、曾在逾五十個國家生活及工作。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 Technical Expert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英國約克大學 Post-War Recovery Studies (戰後重建) 碩士畢業,十多年從事人道事務工作。2018-19年為國際紅十字會 (IFRC) 美洲加勒比海辦事處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