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出版物 & 研究

出版物 & 研究

我們為研究人員、災難管理人員、醫護人員及學生,提供一個專業交流、合作及政策討論的平台

出版物 & 研究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的出版物涵蓋了教研中心跟合作夥伴、顯赫學術機構的研究項目,以及有關災難防護和應變的其他研究與開發。

指引列出了教研中心特別揀選的災難管理技術資訊、操作指引和有用工具。

博客提供了一個平台,讓持份者能分享與災難有關的最新動態、意見及經驗分享。

 

博客文章由作者以個人身份或代表所屬單位撰寫。內容表達的觀點、思維及意見純屬作者個人想法,並不代表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的立場。

公眾可在尊重知識產權情況下,使用所有資料,並必須適當引述出處。

2020

Staycation
04/12/2020
香港在2003年經歷過SARS,當時我在酒店業工作,在疫症中汲取經驗後,酒店業已準備應變措施,如業務持續性規劃(Business Continuity Plan) ,確保疫症再來也可以正常運作。現職的非牟利院舍亦對連續業務早有準備,確保院舍可以繼續提供服務,病人健康得到保障。   在疫情中,酒店和院舍都面對同樣的危機,同樣要保障服務對象的安全和健康,不同的是院舍依靠善款運作,酒店則靠入住和餐飲服務賺取營運資金。從年初到現在,COVID-19 對香港的旅遊業的影響最大。自己曾經是酒店業的一份子,所以見到酒店從業人員在疫情下辛勞的工作及面對疫情帶來一定的風險有點感觸。   我們在非牟利院舍工作,努力緊貼應變措施,因為不能直接溝通,就以科技服務病人,因需要減少社交距離,就請義務老師在網上教病人烹飪和做工藝品,確保他們得到心理支援,在疫情中感到溫暖,支持他們面對疾病。我知道很多仍然在酒店工作的舊同事還是非常敬業樂業地服務每位客人,又同時面對嚴峻的疫情。在疫情初期,裝備並非常常足夠,很多時需要自備防疫裝備。自二月開始,身邊有不少旅遊和酒店業的好友失業,至今仍然找不到合適自己的工作,生計受影響!   其中一位酒店業好朋友因疫情影響而失業,現在某酒店任兼職員工,需要直接送餐給住在酒店房的檢疫客人。面對極大風險,每天要穿上全副保護裝備送餐,但為照顧家人,唯有繼續努力!   雖然酒店準備業務持續性規劃,但計劃卻不可能為出現時間那麼長的疫情作出準確的預測,因此除了透過裁員和無薪假節流,還要想辦法開源,而Staycation就成為開源的辦法之一。  
COVID_FLU
23/11/2020

[本文只供英語版本]

[本文只供英語版本]

7 November, 2020  
Fire_Cover
19/11/2020
2020年11月17日   油麻地廣東道一幢唐樓在不久前發生火災, 多名居民吸入大量濃煙及慘遭火燒,場面觸目驚心, 導致7人喪生, 10多人傷, 震動全城, 是9年來最嚴重一次。大家還記得1996年11月20日在嘉利大廈發生的大火? 這場五級火警列作特別重大事故,造成41死80傷, 是香港歷史上最嚴重的高樓大廈火災, 亦是香港自1963年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火災, 事發期間香港傳媒大篇幅報道, 而被困人士在高空躍下逃生及被烈火吞噬的畫面, 震撼整個香港社會。   圖片來源: 立場新聞   
13/11/2020
陳婉玲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在2013年的統計調查[1],殘疾人士與智障人士數目超過65萬人,隨著香港人口逐漸老化,估計現時人數已遞增了不少。殘疾人士包括視障、聽障、肢體傷殘、智障、器官殘障/長期病患、言語障礙、自閉症、精神病、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及特殊學習困難人士,雖然他們有一些限制和缺陷,但也有自身能力及潛能,與其他市民一樣,是社區重要的成員及持份者。   由於年齡的增長,很多人或身邊的親友,也有可能出現一些因疾病而成為殘疾人士;而每個社區/樓宇或多或少也會有殘疾人士居住,在防災及日常生活的需要上與大家息息相關。要預防災難發生和及時應變,大家的參與及協作,至關重要。   在香港,常見的災害包括火災、颱風、暴雨致水浸或山泥傾瀉、傳染病等,其中尤以火災最防不勝防,且隨時有可能發生,故每個家庭及每個社區,都必須有防災準備及計劃,萬一發生緊急事故,在消防員還未到達時,已能安全逃生,減低生命和財物的損失。   其實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上也擔當著多個不同的角色,在防災備災計劃上,可以做得更周全,大家互相幫助,社區便更為安全。以預防家居火災為例,除了做好個人/家庭層面的預防措施,包括正確使用電器、爐具及易燃物品、預備好逃生包(內有重要證件、財物、手提電話、藥物…) 等之外,我們在其他角色上也可以做多幾步,作出貢獻: 

Pages

活動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