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RSS list

Error message

The text size have not been saved, because your browser do not accept cookies.

2025

11/05/2025
投身警隊,是本着一份使命感、一份服務社群的精神;投考警察,除了貢獻社會的心,也須在意志、體能等方面做好準備。 警務處致力吸納新血、培育人才,去年與專上院校合作,首度推出「應用教育文憑---學警預備訓練課程」,協助青年裝備自己;成功修畢課程並取得合格成績、通過體格檢驗和品格審查的學員,可直接開展學警基礎訓練。 多元訓練  課程全面 27歲的朴慧遵是學員之一,他在香港出生,父母均為韓國籍。為磨煉自己,他曾自願在韓國服兵役,提升自信心和責任感,完成後選擇返回香港,報讀學警預備訓練課程。 「我在香港生活的時間較在韓國長,對香港的感情更深,所以返回香港,期望回饋這個社會。」 朴慧遵表示,預備課程內容不單包括書本上的知識,更會教授處理困難和衝突的技巧,對將來工作和生活皆有裨益。 19歲學員黃泳雯立志加入警隊服務市民,她認為,課程中的實地考察部分對她幫助最大,能更深入了解警隊不同單位的日常工作和處理事件方式,更讓她體會到警務工作的挑戰與責任。 「我會繼續提升自己的體能與抗壓能力,同時學習法律知識,提升溝通技巧。」 循循善誘  傾囊相授 警隊早於1973年成立警察少年訓練學校,雖然訓練學校已於1990年完成歷史使命,但曾在該校受訓的一輩,不少仍在警隊為社會服務。 王得財是昔日警察少年訓練學校的學員,今日已成為總督察,在警察學院基礎訓練學校執教,負責體能訓練及體驗式學習。 整個學警預備訓練課程為期一年,由警隊與三間專上院校,即明愛社區書院、香港專業進修學校,以及香港科技專上書院合辦。 三間專上院校負責教授共420小時的必修科目和補充科目,警察學院則負責教授為期22星期、合共180小時的學警預備訓練選修群組,內容涵蓋「警隊實務」、「警隊入職準備」和「體能建立及思維啟發」。 學員若成功修畢課程,水平相當於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五科達第二級,即符合投考警員的學歷要求。 秉承理念  目標不變 王得財希望,學員能傳承昔日警察少年訓練學校的核心價值和理念:「訓練方式或許與從前不同,但我們的目標從未改變。」 「培育有志投身警隊的青年,啟發他們成為有熱誠和責任感的人。」 學警預備訓練的教官均為現職警務人員,除了授課,也會與學員分享在不同崗位工作的經驗。 王得財預計,修畢課程的部分首屆學員可於7月下旬展開學警基礎訓練。課程的第二輪收生正接受報名,8月8日截止。 無懼風雨  薪火相傳 學警預備訓練結業會操早前舉行,警務處處長周一鳴親身出席,檢閱116名學員,見證他們完成22星期專業訓練的成長與蛻變。 他提到,學員在最後一項挑戰、俗稱「地獄周」的五日四夜戶外體驗式訓練中,無懼風吹雨打,在凌晨時分登上大帽山。 當日陪同學員登山的周一鳴表示,受學員的堅毅精神感動。 「有學員即使在之前的訓練受傷,也堅持盡量參與。」 「我也在山上跟他們說,警務工作的生涯中,難免遇到很多困難,但不要緊,因為即使有灰暗的時候,最終也會見到光明。」 周一鳴又透露,籌備課程歷時逾三年,過程中面對不少挑戰,幸得團隊齊心協力,排除萬難,形容推出課程如同見證一名孩子的誕生。 「當年在警察少年訓練學校受訓的學員,秉承智、勇、誠、毅四大精神,在警隊不同崗位發光發熱。」 「我希望這些『大師兄』的精神和毅力,能夠薪火相傳,在學警預備訓練課程的學員身上延續。」
09/05/2025
律政司每兩年一度舉辦的「調解為先」承諾書活動今日舉行,鼓勵社會各界採用調解方式解決爭議。活動吸引約900名來自不同界別人士登記參加。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致開幕辭時說,調解是爭議解決的未來,香港將繼續推動調解為爭議解決的第一步,連繫本地、區域和全球各方,全方位彰顯香港「調解之都」的動力和魅力。 活動首部分為調解論壇,由申訴專員陳積志發表主題演講;隨後的討論環節探討司法機構推動調解的角色,家事調解員及調解機構則分享在調解領域的心路歷程,並與持份者探討未來推廣家事調解的方向。 活動也包括探討政府及持份者如何實踐共同致力推動深化調解文化的環節,由政府部門、法定機構和非營利組織代表分享調解計劃的經驗和案例,參與朋輩調解培訓的學生則分享如何利用調解處理朋輩糾紛,最後由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致閉幕辭。 論壇結束後舉行星徽獎勵計劃頒獎典禮和「調解為先」承諾書簽署儀式,52個承諾機構及人士獲頒獎項。「調解為先」承諾書2009年推出至今,超過1,000間機構及人士簽署。
08/05/2025
行政長官李家超接納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就任命楊偉廉為終審法院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非常任法官的推薦,在徵得立法會同意後,會根據《基本法》第88條及《香港終審法院條例》第九條作出任命。 李家超表示,楊偉廉2022年4月退任新西蘭最高法院常任法官,其地位崇高、聲譽卓著,深信他對終審法院將有實質貢獻。 楊偉廉獲任命後,終審法院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非常任法官名單將包括六名來自英國、澳洲和新西蘭的傑出法官。 李家超說,這些具聲望的海外法官加入終審法院作為非常任法官,彰顯《基本法》保障香港特區司法機構的獨立性。他們的參與顯示外界對香港特區司法制度的高度信心,並讓香港與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保持緊密聯繫。他相信這些傑出且具豐富司法經驗的海外法官將繼續是香港特區司法制度的獨特優勢。 《基本法》第90條及條例第7A條規定,終審法院法官的任命須由行政長官徵得立法會同意而作出。政府將會就有關任命徵求立法會同意。
07/05/2025
保安局今日在政府總部的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舉行跨部門颱風前桌面演習,加強各政策局、部門及其他相關機構的應變和協作,以應對超強颱風襲港時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 根據香港天文台預測,今年會有五至八個熱帶氣旋襲港,而風季可能於6月或之前開始。為做好準備,約40個政策局、部門及其他相關機構的代表參與演習。 演習模擬超強颱風和暴雨襲港,造成廣泛破壞、財物損毀和主要幹道嚴重阻塞,參與者針對不同情境提出應對方案。 是次演習提供跨部門平台,讓各參與者分享經驗和專業知識,也讓他們更了解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的運作,明確各自在應對超強颱風時的職責,藉此提升應變準備與協作效能。
03/05/2025
律政司今明兩日在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大型法治戲劇日,上演「透過戲劇實踐法治」計劃劇目《律政學院摘星大冒險》,以有趣互動的形式,向高小學生和家長推廣法治教育,兩場演出預計吸引約2,000名觀眾。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和副司長張國鈞在《律政學院摘星大冒險》分別飾演律政學院校長和副校長,帶領學生踏上緊張刺激的冒險旅程,實踐「尊重」、「誠信」、「公正」、「守法」精神,以贏取「法治之星」的殊榮,帶出「堅守公義 堅信法治」的重要信息。 劇目融合知識與創意,有豐富的互動元素,鼓勵學生和家長在日常的選擇與行動中,實踐誠實守信、互相尊重、平等無私、明法守法的精神,並把法治教育融入家庭教育。 「透過戲劇實踐法治」計劃自2021年推出以來,已在全港各區小學演出逾300場戲劇。
02/05/2025
警務處國家安全處周三在將軍澳拘捕兩名分別35歲和68歲男子,兩人涉嫌違反《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和《刑事罪行條例》中的罪行。其中,68歲男子今日被落案控告「企圖直接或間接處理屬於有關潛逃者或由有關潛逃者擁有或控制的資金或其他財務資產或經濟資源」罪。 保安局局長去年12月24日根據《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刊憲,指明包括郭鳳儀在內的七名涉嫌干犯危害國家安全罪行逃犯為潛逃者,並指明針對有關潛逃者施行的措施。 調查顯示,兩名被捕人涉嫌協助郭鳳儀更改保險單內容和企圖提取相關保險單結餘。 68歲男子的案件今日下午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另一名被捕男子則獲准保釋候查。 警方提醒市民,處理屬於潛逃者的資金屬嚴重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處監禁七年,市民切勿以身試法。
30/04/2025
警務處國家安全處拘捕和控告一名22歲男子,他涉嫌違反《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明知而發布具煽動意圖的刊物罪。案件今日下午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調查顯示,被捕男子涉嫌多次透過社交平台發布具有煽動意圖的信息,內容包括煽動他人引起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定的國家根本制度的憎恨、藐視及對其離叛、不循合法途徑改變中央就特區依法制定的事項;或在特區依法制定的事項及作出不遵守特區法律的作為或不服從根據特區法律發出的命令的作為等。 國安處周一採取執法行動,拘捕該名男子,他被控以一項明知而發布具煽動意圖的刊物罪。
29/04/2025
政府表示,勞動節與佛誕假期期間預計會有大量市民、車輛和內地旅客經各陸路管制站往來內地及澳門,尤其是5月1日、3日和5日,市民和旅客應及早規劃行程,預留充裕交通時間。 運輸署已協調本地及跨境公共運輸服務營辦商在假期期間加強服務,包括增加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班次至最高峰時少於一分鐘一班、落馬洲---皇崗過境穿梭巴士班次最密約兩分鐘一班,並增發跨境直通巴士配額,連接各陸路管制站的本地專營巴士B線班次也會提升至高於一般周末的水平,相關巴士營辦商會預留車輛和人手應對乘客出行需求。 5月1日至5日,港鐵會在不同時段加強東鐵線來往金鐘至羅湖/落馬洲站的列車服務。公共運輸服務包括金巴的等候時間或較長,旅客應考慮非繁忙時間出行,候車期間應遵守秩序並遵從現場警務人員和營辦商職員指示。跨境巴士乘客也應提早預訂車票。 視乎交通情況,落馬洲管制站和深圳灣口岸5月1日至5日或會實施特別交通安排,以便公共運輸車輛暢順地進入上述口岸,跨境私家車或需輪候通過口岸。駕駛人士應留意沿途可變信息顯示屏及交通標誌。 市民可透過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查閱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出境及入境客車通關廣場的交通快拍,也可透過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或「珠海發布」微信公眾號內的大橋口岸實時通關服務,查閱大橋珠海口岸車輛實時通關情況,以及透過港珠澳大橋統一信息發布平台微信公眾號,查看大橋珠海口岸車輛出入境高峰時段預測,及早規劃行程。 運輸署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會24小時運作,密切監察全港各區,包括各口岸及主要車站交通情況及公共運輸服務,並透過不同渠道發放最新交通資訊。
29/04/2025
醫務衞生局轄下基層醫療署公布,昨日接獲葵青地區康健中心營運機構通報,其外判服務供應商的網絡系統懷疑被黑客入侵,可能導致會員資料外洩。該署高度關注事件,已責成該營運機構嚴肅跟進事件,並於三個工作天內提交報告。 葵青康健中心的營運機構為葵青安全社區及健康城市協會。根據協會通報,涉事系統由其外判服務供應商獨立管理,主要協助處理葵青康健中心的服務預約、會員簽到等行政工作。 該外購網絡系統本月27日曾遭入侵,可能導致會員姓名、會員編號、出生日期、居住地區、部分曾參與疫苗接種計劃會員的身份證首四位數字等資料外洩。協會目前正評估可能受影響的會員人數和所涉資料。協會已向警方報案,通報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以及通知數字政策辦公室。此外,協會已按基層醫療署要求,即時中斷葵青康健中心網絡系統的運作,以及所有電腦伺服器的對外連接,阻止黑客進一步入侵,並已委托獨立網絡安全專家進行調查和審視。 鑑於中心系統暫停運作,即日起已預約抽血服務和注射流感疫苗的會員須改期,營運機構會以電話、短信等方式通知相關會員。營運機構也會通知所有葵青康健中心會員這次黑客入侵事故。查詢可致電1878 222。 涉事系統與全港其他17區地區康健中心或康健站的系統並無任何直接連接,其他地區康健中心或康健站的營運機構也沒有外購和使用該系統。 基層醫療署已敦促其他地區康健中心或康健站的營運機構檢視其網絡系統,包括外購服務供應商的系統、電腦保安風險,以及曾否出現異常活動,該署未有接獲任何類似事故的通報。 此外,葵青康健中心是醫健通的登記醫護提供者,透過基層醫療署所指定的臨床醫療管理系統連接醫健通,惟該兩個系統與涉事系統並無直接對接。調查顯示並無黑客入侵醫健通或任何醫健通的個人資料外洩。 不過,為審慎起見,電子健康紀錄專員在接獲通報後,已暫時吊銷該營運機構的醫健通登記,以保障醫健通的資料私隱和系統保安。其間,葵青康健中心無法取覽任何醫健通電子健康紀錄。專員會待葵青康健中心就有關事件提供詳細報告,並作出審慎評估和確認系統安全風險完全解除後,才會重啟有關的醫健通連接。 政府強調,十分重視網絡保安,基層醫療署正全面檢視事件,包括葵青安健協會的網絡保安措施是否符合康健中心營運合約要求,並會進一步加強保護措施,防止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27/04/2025
為響應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並慶祝醫療輔助隊成立75周年,醫療輔助隊今日舉行開放日,讓市民認識部隊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同時加深他們對部隊日常工作及服務的了解。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出席活動並致辭。 盧寵茂表示,醫療輔助隊提供各類服務,包括在新冠疫情期間參與抗疫工作,而在流感季節,部隊派員到醫院協助醫護人員,以減輕他們的工作壓力。醫療輔助隊的恆常工作還包括在大型公眾活動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急救服務、於假期派員到郊野公園及單車徑值勤等。 此外,醫療輔助隊訓練有素,有能力隨時應對生物安全、核安全等涉及國家安全風險及突發事件的挑戰。他感謝醫療輔助隊隊員堅守崗位、盡心盡力,守護市民的安全與健康。 開放日活動包括攤位遊戲、醫療講座、健康篩查、研討會和急救車輛展示,讓市民接收更多健康資訊及認識不同醫療專業的發展。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