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RSS list
2025
社會福利署公布,正配合廉政公署調查一宗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認可服務單位懷疑詐騙政府津貼的個案,五人涉案被捕。 社區券計劃以「錢跟人走」的概念,讓長者直接向認可服務單位選擇護理服務、康復服務、照顧者培訓等社區照顧服務,並可以靈活轉換服務單位。 社署去年接獲舉報,指懷疑有認可服務單位透過社區券計劃詐騙政府津貼,包括向社署提供失實的服務記錄文件、教唆長者的家人或照顧者訛稱已接受服務。該署隨即將個案轉介廉政公署跟進,同時提供相關資料和配合調查工作。 五名被捕人士來自兩個服務單位。社署已加強審核其服務記錄和檔案,並聯絡使用有關單位服務的長者及其家人,確保長者得到所需服務。 社署重申,絕不容忍或姑息任何非法行為,定必將個案轉交執法機關跟進調查。部門會繼續嚴格監察認可服務單位的服務質素,並參考廉政公署的防貪建議,檢視社區券計劃的相關程序。 視乎廉署調查結果,社署會考慮終止違法單位的社區券計劃服務協議。如涉及有人多領款項,定必悉數追討。
受熱帶氣旋「楊柳」的外圍雨帶影響,黑色暴雨警告信號今日早上生效,多區因暴雨水浸。政府各部門全力應對和善後,減低惡劣天氣對市民的影響,並向有需要市民提供適切支援。 政府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在信號發出後隨即投入運作,各相關部門的首長級人員實時密切監察各區情況,統籌協調各部門處理水浸、山泥傾瀉、塌樹、道路阻塞等。 渠務署今早6時35分啟動緊急事故控制中心,派遣110隊緊急應變隊伍,動員約410人和多部強力排水機械人處理市民求助,清理水浸,重複巡查和清理全港約240個因淤塞而容易水浸地點,截至下午5時已確認六宗水浸個案,全部於一至兩小時內完成處理和清除積水,受水浸影響的道路已回復正常運作。 土力工程處於天文台發出山泥傾瀉警告後,迅速啟動緊急控制中心。截至下午6時,土力工程處接獲三宗位於鴨脷洲、荃灣和大嶼山的山泥傾瀉報告,已安排人員視察。 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期間,位於屯門的新界西堆填區和曾咀靈灰安置所附近馬路水浸,並有樹木倒塌。環境保護署即時安排人員清理堵塞的雨水渠和移除塌樹。環保署位於深水角的北大嶼山廢物轉運站部分範圍也出現水浸,磅橋一度單線雙程運作。該署派員檢查渠道和加開水泵,迅速使轉運站回復正常運作。 消防處截至下午2時共處理13宗有人被困升降機報告、36宗自動報火警系統報告、六宗樹木倒塌報告、一宗山泥傾瀉報告,以及四宗水浸事故報告。 路政署轄下市區和新界緊急控制中心在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後迅速啟動,協調處理緊急道路事故的工作,包括與土力工程處協作,在南區發生山泥傾瀉的位置清理山泥。該署也與渠務署協作,在各區水浸路段迅速清理被泥水和雜物堵塞的路旁集水溝,並即時重開受影響路段。 運輸署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在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期間提升級別,密切監察全港各區主要幹道、隧道、橋樑等重要道路的交通和運輸情況。協調中心加快評估暴雨對交通造成的影響,並與相關部門和公共運輸服務營辦商緊密溝通,督導和協調公共運輸服務。 暴雨期間,前線警務人員堅守崗位,封鎖高危區域和協助受困市民撤離,也密切監察交通狀况,協助處理因水浸被困的車輛,以及清理淤塞渠口,疏導交通。 民政事務總署開放11個臨時庇護中心供有需要市民入住。該署緊急事故協調中心即時運作,協調各區工作和傳遞信息,迅速跟進各項緊急事故報告。各區民政事務處啟動相關應對工作,包括協調其他部門和機構支援,並動員區議員、地區三會委員,以及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向區內易受水浸影響的居民發放最新天氣資訊。 房屋署聯絡中心在暴雨期間啟動。截至下午4時,中心收到13宗住戶查詢,已迅速提供協助。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期間,該署接獲五宗轄下工地附近斜坡或渠道雨水湧入的報告。工程團隊迅速跟進,並在安全情況下安排工人協助,將地盤積水排進附近沙井,以免湧出馬路。
特區政府就美國國務院所謂2024年度人權報告中有關香港的不實和偏頗內容表示強烈不滿和反對,指美國重施故技,通過所謂報告,肆意詆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下的香港。 特區政府表示,美國一再以政治凌駕法治,將人權問題政治化,企圖干預香港依法施政、破壞香港繁榮穩定,注定以失敗告終。 自香港回歸祖國以來,香港居民的人權受《憲法》和《基本法》的堅實保障。特區政府堅定不移全面準確實施《香港國安法》、《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及香港特區其他維護國家安全的相關法律,依法有效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同時維持普通法制度、堅持法治原則、依法保障香港居民的權利和自由,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 特區政府強烈要求美國立即停止不符合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行為,立即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和香港事務。 在維護國家安全相關法律方面,特區政府指出,美國所謂報告中針對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相關法律的內容,全然無稽失實。自《香港國安法》2020年6月實施以來,美國一直漠視香港2019年發生的大型、持續、重創香港社會民生經濟、無日無之的暴亂,通過不同的所謂報告堆砌故事、穿鑿附會,惡意詆毀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相關法律,對盡責、忠誠和依法維護國家安全的香港特區肆意攻擊,而對《香港國安法》讓廣大香港居民生活和經濟活動回復正常、營商環境恢復的實況置若罔聞,其霸凌和「雙標」的虛偽面目和行徑表露無遺。 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框架,與相關國際人權標準一致。《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均明確規定維護國家安全應當尊重和保障人權,也依法保護香港居民根據《基本法》,以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和《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的國際公約》適用於香港特區的有關規定下享有的權利和自由。 《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訂明的危害國家安全的罪行,精準針對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清楚訂明構成有關罪行的元素和刑罰。控方有責任在毫無合理疑點下證明被告人有相關的犯罪行為和犯罪意圖,被告人才可被法庭定罪。此外,相關罪行不會有追溯力,符合《香港人權法案》第12條的規定。 特區政府指出,每個主權國都會制定維護國家安全法律,這既是主權國家的固有權利,也是國際慣例。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法律,美國最少有21部,根本沒有資格對其他國家和地區就正當維護國家安全立法指手畫腳。 特區政府也說明香港執法工作、保釋安排、維護司法公正和法治精神、懲教院所情況等事宜。 至於美國所謂報告中有關遣送政策的不實內容,特區政府表示,一貫採取堅定政策,不會給予任何人庇護,也不會決定或確認任何人為難民。已實施的統一審核機制會一次過以所有適用的理由審核免遣返聲請。統一審核機制的程序符合法律要求的高度公平標準,且與其他普通法司法管轄區相比更為完善。每位聲請人均會獲得公費法律支援。 特區政府重申,香港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憑藉國家堅實支持,香港在「一國兩制」下作為世上唯一兼享全球優勢和中國優勢的城市,定必繼續以安全守護人權、以發展促進人權、以合作推進人權,有理有據、有力有節地講好香港特區人權故事。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主持行政長官反恐督導組首次會議,會上討論多項重要議題,包括三層防範機制下各個組別的工作進度、環球及本地恐怖主義威脅形勢,以及特區政府反恐工作的方向與策略。 李家超在會議上指示各相關政策局和部門本月下旬舉行大型跨部門反恐演練,模擬應對恐怖分子對香港的重要基礎設施發動襲擊,進一步提升特區政府的反恐準備和應變能力。 李家超說,雖然香港整體安全穩定,但全球恐怖主義形勢複雜多變,香港作為國際城市,同樣面對國際恐襲形勢和本土恐怖主義威脅,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加強特區政府整體反恐工作。 他續說,這次大型反恐演練能有效提升反恐意識,以及各政策局和部門面對不同形式的恐怖襲擊的協調和應對能力。 為加強反恐準備,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設立三層防範機制,包括第一層(最高層)的行政長官反恐督導組,指導和制定反恐方針和策略;第二層的保安局局長反恐統籌組,協調各政策局和部門在反恐事宜上的合作;以及第三層的七個跨部門工作小組,跟進具體研究和執行反恐工作。 行政長官反恐督導組由行政長官擔任組長,政務司司長、財政司司長和律政司司長擔任副組長,其餘成員來自多個政策局和部門,包括保安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警務處、入境事務處、海關、消防處、懲教署和政府飛行服務隊。
特區政府今日對反華傳媒機構等外部勢力就黎智英涉及《香港國安法》案件,以及其羈押情況的抹黑言論表示強烈不滿和反對,指他們污衊和攻擊特區政府的險惡用心昭然若揭,必須嚴厲直斥其非,以正視聽。 特區政府指出,已多次強調由於黎智英所涉及的法律程序尚在進行,任何人均不應評論有關案件以圖干預法院獨立進行審判,否則可能構成妨礙司法公正。儘管如此,外部勢力和反華媒體仍繼續顛倒是非、公然抹黑香港特區的司法制度和審訊,企圖美化犯罪行為並向特區法院施壓。 特區政府重申,懲教署一直極為重視在囚人士的安全和健康。不論在囚人士的身分、年齡和國籍,署方一直致力為其提供安全、人道、合適和健康的羈管環境,包括提供良好的通風環境、合適和及時的醫療支援。有需要的在囚人士也會獲轉介到診專科醫療人員或至公立醫院繼續跟進。懲教署也設有一系列機制,例如透過獨立訪客,即太平紳士,定期巡視的安排,以確保在囚人士的權利獲得保障。懲教署處理黎智英相關事宜均採取上述安排,與其他在囚人士無異。 此外,黎智英的代表律師早已澄清,清楚指出黎智英在獄中一直獲得適切治療和待遇,反華勢力卻選擇對有關事實和證據視而不見,繼續其別有用心的卑劣政治操作,特區政府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及反對。 特區政府也再次指出,有關黎智英與其他囚犯中止交往的安排一直根據黎智英本人的意願,並由懲教署經考慮所有相關因素後依法安排。反華勢力企圖藉黎智英被單獨監禁一事作出失實言論,攻擊特區政府,用心險惡。 特區政府重申,特區的執法、檢控及司法機關在處理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時,均會嚴格遵循《香港國安法》的規定,公正、及時辦理有關案件。每宗案件由提出檢控直至審訊完成所需的時間,視乎多項因素而定。控辯雙方會跟從法庭給予的指示,確保及時審理有關案件。 新聞和言論自由方面,特區政府指,自《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實施以來,香港特區的傳媒環境蓬勃依然。然而,新聞和言論自由並非絕對,傳媒與其他人一樣都有義務遵守所有法律。只要不違法,傳媒繼續享有評論和批評政府施政的自由,全然不受限制。 法庭在近年的案件引用歐洲人權法院關於新聞自由的判例,指出即使報道涉及備受公眾關注的重要議題,在《歐洲人權公約》下也不享有完全不受限制的言論自由;新聞工作者必須按負責任新聞作業原則真誠行事,以準確事實為基礎,並提供準確可靠的資訊,方可獲言論和新聞自由權利保障。 特區政府強調,香港特區會繼續堅定不移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依法有效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同時依法保障香港市民的權利和自由。
保安局禁毒處表示已去信學校,確認於2025至26學年將依托咪酯納入健康校園計劃的自願檢測。 禁毒處今日與負責檢測工作的非政府機構會面,落實在健康校園計劃檢測依托咪酯的細節。檢測將沿用現時檢測其他毒品的流程,參與學校可選擇快速尿液測試或頭髮測試,檢測前必須得到學生同意。 自願檢測過程收集的個人資料會受《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保障。檢測模式和實施細節載列經更新的《校園測檢計劃參考守則》。 健康校園計劃由禁毒基金支持。計劃分兩部分,包括多元化個人成長活動和學生自願參與的校園檢測,旨在鞏固學生遠離毒品的決心,建立無毒校園文化,並鼓勵有需要的學生尋求協助。現時全港有超過一半的中學參與。 自願校園檢測的毒品並包括氯胺酮、搖頭丸、甲基安非他明、大麻和可卡因。計劃設定完善的配套支援計劃,涵蓋輔導、戒毒治療、康復、轉介等服務。
就美國、七國集團快速反應機制成員國---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英國及歐盟,以及關聯成員國就香港特區依法緝捕潛逃境外危害國家安全分子的不實和偏頗言論,特區政府表示強烈不滿和反對。 特區政府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均明確規定維護國家安全應當尊重和保障人權,也依法保護香港居民根據《基本法》,以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和《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的國際公約》適用於香港特區的有關規定下享有的權利和自由。維護國家安全的法例只針對極少部分的危害國家安全的組織和個人。 警務處國家安全處上月25日公布懸紅通緝16名潛逃者,以及於去年6月和12月先後被指明為潛逃者的袁弓夷、霍嘉誌和蔡明達。這19名潛逃者在境外籌組、成立或參與一個名為「香港議會」的顛覆組織,涉嫌干犯《香港國安法》罪行。 法院已應警方的申請,就上述19名在逃人士發出拘捕令。保安局局長也於本月4日行使《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賦予的權力,藉在憲報刊登公告,指明上述16名潛逃者,並指明針對這16名有關潛逃者施行的措施。 特區政府表示,該等潛藏境外的潛逃者被通緝和被法院發出拘捕令,並非因為他們「行使發表的自由」,而是因為他們在當地繼續公然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勾當。「香港議會」是一個旨在顛覆國家政權的組織,其目標包括推動「自決」、制定所謂「香港憲法」,以非法手段推翻、破壞《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所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本制度,或推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權機關或者特區政權機關等,因此有需要採取是次措施強烈打擊。 特區政府指,危害國家安全是非常嚴重的罪行,該類行為或活動可能造成極為嚴重的後果。特區政府有責任依法追究在境外涉嫌干犯《香港國安法》及其他危害國家安全罪行的人。任何外部勢力及別有用心人士,在特區政府提出相關措施後,詆毀盡責、忠誠和依法維護國家安全的香港特區,實乃典型的虛偽「雙標」。 特區執法部門一直根據證據、嚴格依照法律,以及按有關的人或單位的行為而採取執法行動,與其政治立場、背景或職業無關。特區政府有責任依法追究涉嫌干犯危害國家安全罪行並潛逃海外的人。 特區政府強調,潛逃者不要妄想潛逃離港就可以逃避刑責。他們最終都需要為其危害國家安全的嚴重犯罪行為負上責任,受到法律制裁。任何倡議某些人或組織不應就其違法行為承擔其法律後果,等同給予其犯法特權,這完全違反法治精神。 特區政府又重申,香港居民的人權和自由受《憲法》和《基本法》的堅實保障。任何外國或外部勢力企圖詆毀香港情況,只會理屈詞窮,絕不會得逞。特區政府定當繼續堅定履職,維護國家安全。
警務處今日在大嶼山幻想道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舉行跨部門反恐及重大事故演習,加強相關政府部門和持份者在第15屆全國運動會舉行期間,處理突發事故時的溝通、協調和應變能力。 演習代號為「飛鷹」、「緗堡」和「雨箭」,模擬十五運會跨境公路自行車賽進行期間出現三個突發情況,分別為恐怖分子策動汽車撞擊和槍擊觀眾;觀眾闖入賽道與運動員相撞導致大量人士受傷;兒童失蹤。 演習涉及十個政府部門和相關機構逾300名人員,旨在測試和提升相關政府部門及持份者在不同突發情況下,有效調配人手、制服施襲者,以及進行緊急疏散和救援的協調能力。 參與的政府部門和機構包括全國運動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警務處、衞生署、醫院管理局、消防處、入境事務處、民眾安全服務隊、醫療輔助隊、中國香港單車總會有限公司、香港危難應變醫學會。
社會福利署表示,知悉警方近日就該署轉介的欺詐交通意外傷亡援助個案作出進一步拘捕行動,八名涉嫌相關欺詐罪行的人士被捕。 社署自去年3月先後向警方轉介多宗涉嫌提交虛假醫療證明文件的交通意外傷亡援助申請個案。根據警方紀錄,截至今年6月25日,共有353人被拘捕。警方近日經深入調查後再拘捕八人。 社署已優化交通意外傷亡援助計劃,並於今年6月28日起實施新安排,包括合併計劃下的受傷補助和臨時生活補助為體恤補助,並最多以60天病假為限;規定申請人必須獲註冊醫生包括註冊中醫,證明其傷勢須留院治療不少於七天,或獲發不少於七天的病假證明;以及限制每名申請人在兩年內只可申領體恤補助一次。 詐騙交通意外傷亡援助金屬刑事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入獄14年。社署會繼續全力配合警方調查,打擊相關罪行,確保公帑用得其所。
保安局局長今日行使《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賦予的權力,刊憲指明16名因涉嫌在特區境外干犯危害國家安全罪行而被法院發出拘捕令的人,並指明針對這些潛逃者施行的措施。 被指明的有關潛逃者包括男子何良懋、女子陳麗珍、男子馮崇義、女子龔小夏、男子吳文昕、男子曾偉藩、女子錢寶芬、男子夏海俊、男子侯中宇、男子何永友、男子姜嘉偉、男子林千淦、女子吳文君、男子黃振華、男子黃修、女子張信燕,各人在香港境外一直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 警務處國家安全處上月25日公布懸紅通緝上述16人及男子袁弓夷、男子霍嘉誌和男子蔡明達。該19名潛逃者在境外籌組、成立或參與一個名為「香港議會」的顛覆組織,涉嫌干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罪行。法院已應警方申請,就19人發出拘捕令。 就16名今日被指明的潛逃者而適用的措施有三項,分別為「禁止提供資金等或處理資金等」、「禁止與不動產相關的某些活動」及「與涉及有關潛逃者的合資企業或合夥相關的禁止」;而「撤銷特區護照等」適用於大部分潛逃者,「暫時罷免董事職位」則適用於個別潛逃者。 政府表示,這些通緝犯潛藏英國、美國、加拿大、德國、澳洲、泰國、中國台灣等地,並在當地繼續公然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勾當,透過抹黑詆毀意圖煽動對中央和香港特區的憎恨,因此有需要採取相應措施。 警方提醒市民,除獲得保安局局長特許授權外,任何人直接或間接向有關潛逃者提供資金或其他財務資產或經濟資源,或處理屬於或由其擁有或控制的任何資金或其他財務資產或經濟資源;將不動產租賃予或以其它方式提供予潛逃者,或向其租入不動產;與有關潛逃者成立合資企業、合夥或類似的關係,或投資於該等關係,即屬犯罪,一經定罪可處監禁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