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電子學習平台

電子學習平台

我們歡迎全球人士,參加我們的電子學習計劃。
全部瀏覽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21

COVID-19 in residential area in HK (Photo Source: SCMP)
21/07/2021
目前科學界認為新冠病毒在短期內將不會消失,這意味著在疫苗研製並證明有效之前,零星個案和地區性小規模爆發還有可能發生。香港社區高密度的居住環境無疑增加了病毒傳播的風險;特別是居住空間擁擠、衛生狀況較差、通風不暢、排水設施常被改動的劏房。基於當前新冠疫情研究報告和高密度小尺度居住空間的特點分析,本項目專案​旨在建立一個系統並通俗易懂的高密度居家疫情防控手冊,希望令本港高密度社區居民(尤其是劏房住戶)快速瞭解到居家環境中存在的傳染風險,並為他們提供便捷有效的應對措施。  
19/07/2021
2021年除了仍舊是疫症之年,但世界各地的水災與旱災卻不會因此而絕跡,災情之嚴重性更不容忽視。   氣候危機帶來不少破壞性後果,在過去二十年來中最具破壞性的要數水災與旱災,全球30億人受影響,造成的苦難和經濟損失非常深遠。   全球溫度上升提升了大氣中的濕度,致使風暴及雷雨頻生。與此同時,亦因為更多水份從地面蒸發,加上全球氣候變化,旱情亦諷刺地變得日益嚴重。水循環失衡除了導致更猛烈和漫長的水旱災,更讓這些極端災害染指過去不曾踏足的地區,相信未來將無一處地方能夠倖免。   社會各界努力適應的同時,政府在本世紀更必須加快並擴大現時的應對機制,優先注入創新思維於管治及危機管理當中,從而應付更多的不確定因素、減少資源重疊,並有效運用公共資源,以保障社區、經濟及生態系統。 世界銀行於本年6月17日「防治荒漠化和乾旱世界日」發表的最新報告《An EPIC Response: Innovative Governance for Flood and Drought Risk Management》,為這些議題提供了框架和指引。框架名為EPIC Response,當中包含四項主要元素:
井中進行拯救
13/07/2021

[This article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This article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資料圖片: 野外動向)  2017年4月中國湘潭發生一件事情, 引起我們的關注, 這是一件怎樣的事情呢?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
12/07/2021

[This article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This article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我在急症室工作了35年,2017年到達退休年齡,退休後一直在不同的大學擔任客席講師的工作。最近香港推行全民疫苗接種計劃,香港護理專科學院邀請我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擔任疫苗醫生,可以再次重臨前線照顧有需要人士,這是一件既富意義又令我興奮的事。這段時間在疫苗中心遇到不同市民,我覺得當中有些經驗值得在這裡分享,希望藉此讓公眾掌握更多接種疫苗的相關資訊,並釋除大家心中的一些疑慮。   個案1: 暈針 原來有不少接種者都會出現「暈針」情況, 他們在接種疫苗後5-10鐘內面色變得蒼白、脈搏和血壓下降、手腳冰冷出汗、並且失去知覺暈倒,而這並不是弱不禁風的人的專利,事實上不論種族、年齡、高矮肥瘦或是身體強弱都有機會「暈針」,而且當中還有一個特別現象 —暈針似是有傳染性,當一個接種者看見另一接種者暈倒,自己也很有可能接著暈倒,然後接種中心內就會看到有好幾位接種者接連暈倒,若不了解這個現象而身處現場的話很可能會被嚇倒。其實要預防「暈針」的處理方法很簡單,我通常會讓容易暈針的接種者躺在輪床上接種,然後躺著休息15分鐘,便可以預防暈針的情況了。如果大家擔心自己或身邊的人「暈針」,可以考慮要求疫苗中心提供這個安排。   個案2: 新冠狀病毒康復者

Pages

電子學習平台

This page lists all of HKJCDPRI’s or our collaborating partners’ online learning resources, including Certificate-bearing e-Learning modules, webcasts and case studies. All resources listed here are freely and publicly available. We ask users to use them with respect and credit the authors as appropriate. You may have to log onto DPRI’s Moodle Platform in order to access some of the materials.

2021

COVID-19 in residential area in HK (Photo Source: SCMP)
21/07/2021
目前科學界認為新冠病毒在短期內將不會消失,這意味著在疫苗研製並證明有效之前,零星個案和地區性小規模爆發還有可能發生。香港社區高密度的居住環境無疑增加了病毒傳播的風險;特別是居住空間擁擠、衛生狀況較差、通風不暢、排水設施常被改動的劏房。基於當前新冠疫情研究報告和高密度小尺度居住空間的特點分析,本項目專案​旨在建立一個系統並通俗易懂的高密度居家疫情防控手冊,希望令本港高密度社區居民(尤其是劏房住戶)快速瞭解到居家環境中存在的傳染風險,並為他們提供便捷有效的應對措施。  
19/07/2021
2021年除了仍舊是疫症之年,但世界各地的水災與旱災卻不會因此而絕跡,災情之嚴重性更不容忽視。   氣候危機帶來不少破壞性後果,在過去二十年來中最具破壞性的要數水災與旱災,全球30億人受影響,造成的苦難和經濟損失非常深遠。   全球溫度上升提升了大氣中的濕度,致使風暴及雷雨頻生。與此同時,亦因為更多水份從地面蒸發,加上全球氣候變化,旱情亦諷刺地變得日益嚴重。水循環失衡除了導致更猛烈和漫長的水旱災,更讓這些極端災害染指過去不曾踏足的地區,相信未來將無一處地方能夠倖免。   社會各界努力適應的同時,政府在本世紀更必須加快並擴大現時的應對機制,優先注入創新思維於管治及危機管理當中,從而應付更多的不確定因素、減少資源重疊,並有效運用公共資源,以保障社區、經濟及生態系統。 世界銀行於本年6月17日「防治荒漠化和乾旱世界日」發表的最新報告《An EPIC Response: Innovative Governance for Flood and Drought Risk Management》,為這些議題提供了框架和指引。框架名為EPIC Response,當中包含四項主要元素:
井中進行拯救
13/07/2021

[This article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This article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資料圖片: 野外動向)  2017年4月中國湘潭發生一件事情, 引起我們的關注, 這是一件怎樣的事情呢?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
12/07/2021

[This article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This article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我在急症室工作了35年,2017年到達退休年齡,退休後一直在不同的大學擔任客席講師的工作。最近香港推行全民疫苗接種計劃,香港護理專科學院邀請我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擔任疫苗醫生,可以再次重臨前線照顧有需要人士,這是一件既富意義又令我興奮的事。這段時間在疫苗中心遇到不同市民,我覺得當中有些經驗值得在這裡分享,希望藉此讓公眾掌握更多接種疫苗的相關資訊,並釋除大家心中的一些疑慮。   個案1: 暈針 原來有不少接種者都會出現「暈針」情況, 他們在接種疫苗後5-10鐘內面色變得蒼白、脈搏和血壓下降、手腳冰冷出汗、並且失去知覺暈倒,而這並不是弱不禁風的人的專利,事實上不論種族、年齡、高矮肥瘦或是身體強弱都有機會「暈針」,而且當中還有一個特別現象 —暈針似是有傳染性,當一個接種者看見另一接種者暈倒,自己也很有可能接著暈倒,然後接種中心內就會看到有好幾位接種者接連暈倒,若不了解這個現象而身處現場的話很可能會被嚇倒。其實要預防「暈針」的處理方法很簡單,我通常會讓容易暈針的接種者躺在輪床上接種,然後躺著休息15分鐘,便可以預防暈針的情況了。如果大家擔心自己或身邊的人「暈針」,可以考慮要求疫苗中心提供這個安排。   個案2: 新冠狀病毒康復者

Pages

活動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