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出版物 & 研究
出版物 & 研究
出版物 & 研究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的出版物涵蓋了教研中心跟合作夥伴、顯赫學術機構的研究項目,以及有關災難防護和應變的其他研究與開發。
指引列出了教研中心特別揀選的災難管理技術資訊、操作指引和有用工具。
博客提供了一個平台,讓持份者能分享與災難有關的最新動態、意見及經驗分享。
博客文章由作者以個人身份或代表所屬單位撰寫。內容表達的觀點、思維及意見純屬作者個人想法,並不代表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的立場。
公眾可在尊重知識產權情況下,使用所有資料,並必須適當引述出處。
2021
數天前,在新聞看印尼發生6.2級地震,在先進的地方生活條件較高,但在較落後的地區情況就不一樣,希望這次印尼地震不要有太多的傷亡。同時,也不禁想起自己曾經在地震中死裡逃生,激發我分享地震的經驗。不如,就由突如其來的地震說起:
1999年9月21日1:47am
大家已經入睡,突然被隆隆巨響吵醒,不是雷電那種規模,聲音之大非筆墨能形容。當時還未能覺察突而其來的巨響是甚麼,已經從房間另外一面聽到父母大叫「地震」!
第一次震動是上下不停地震盪,忽然之間變了左右搖擺,整個大廈在動,以為是頭昏眼花,在不知所措之下,唯有在床上等待地震停下來的一刻!9月天氣還是熱,但蓋著被子好像安全一點。心想地震究竟多久才會停下來呢?
驚魂未定,地震平靜下來,而且感覺較之前安全,雖然穿著睡衣,便和父母立刻一起從十八樓走到地下逃生,不敢坐升降機。走到街上坐在路邊,只聽到救護車不停在我們家外面的大街經過!這是我第一次經歷如此嚴重的災難,是真正的死過翻生!
連結:風傳媒 (圖片來源:德國之聲)
感覺沒有餘震後,父母和我決定回家。回家發現電力供應已中斷,家中一片混亂,櫃子都塌了下來。我們感覺災難真的來臨了,想到社區需要互相幫助,於是我們便立即換衣服,各自回公司看看情況和盡力支援其他人。
我工作的酒店是台中市當年最高的大樓,共有三十二層、三百多間客房。而記憶中當睌是full house!我想到這裡心也打震,便立即回酒店。
回到公司,見到同事和客人站在酒店大門外集合和等待。地震突如其來,酒店總經理第一時間啟動緊急應變計劃,通知當值同事撤離所有住客。通宵更同事立刻上客房拍門,叫醒住在每一層樓的每一個客人,帶領客人從走火通道樓梯直奔地下,然後點名。點名後,發現大約有數位長住的房客(long staying) 沒有下來報到,手提電話也一直打不通。查看過客人當時已不在酒店房間,要找他們也非常困難,但災難在前不能放棄,我們努力尋找,數小時後發現原來這數位客人都跑到附近的公園避難,真是有死裡逃生的感覺!
許多香港人都熟悉台灣,9.21大地震後更意識到台灣會經常發生地震。我從少便知道地震是甚麼,但台灣以前很少發生大地震,父母雖有提及,但沒有認真對待,居住的地方也沒有地震演習。社區方面,因為一直都只是小規模的地震,沒有像9.21般的大地震發生,所以當發生時,大家都束手無策。在這次地震中有同事的家園完全被毀,也有不少傷亡,令人非常傷感。當年,台灣雖然已是先進的地方,但地震防災措施也不是那麼完善。
對防災最重視的算是酒店,在我工作的酒店其實在發災前都有一系列的備災措施,例如緊急事件演習(Emergency Drill)、成立緊急應變小組(Emergency Response Team)、選派不同部門的同事,如當值工程師、房務部主任、當值經理,連同總經理一起擬定逃生路線、集合地點及各項措施等,再作實地演習。在9.21大地震次後,酒店管理層亦重新審視已有的程序,增加演習的次數,加強同事應對災難的能力。
對個人來說,這場大地震激發我的防災意識,自此我家中常備有預先執妥的逃生包,準備隨時逃難。同時,亦深感預防地震需要從個人、家庭、學校、社區等做起,政府也必須推出有效措施。事實上,9.21大地震後,台灣政府更積極防災,除學校教育,亦開展防災教育和宣傳,如成立9.21地震教育園區,由認識地震自然現象開始,了解地震與人類社會的關係和加強防災的觀念,從災難歷史中學習。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最後,希望在此分享地震應急的經驗,如遇突發情況,我們應怎樣應對呢?如果發生地震,第一件事就是:一定要保持鎮定,不要心急!此外,你可以考慮留意以下的應對和備災方法:
(一)災難發生後,大聲提醒身邊的人要保護自身安全,勿慌張進出建築物,遠離有屋簷、玻璃、吊燈、巨型家俱等危險墜落物,就地尋求避難點,尋找可以掩護自己的地方。
(二)隨手關閉使用中的電制和煤氣總制。
(三)打開逃生門窗,避免門窗變形無法開啟。
(四)在高樓時,於所在樓層尋找避難點。
(五)勿使用電梯,以免受困。
(六)準備一個放有必需用品的旅行袋,放在隨時可以取到的地方,方便隨時逃生。
(七)最緊要準備水和乾糧,如能保持電力供應更佳。
(八)隨身帶備電話和獲取最新消息的工具,如收音機,盡量保持對外聯絡。
圖片來源: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 (圖片點擊放大)
我們都不希望發生災難,更不希望災難臨到自己身上,但無人能準確預測災難來臨的時間,所以為災難做好準備是明智之舉!
作者:Maggie EE
Maggie EE 於香港、英國、美國及瑞士接受教育,大學主修酒店管理,畢業後於美國、台灣及香港的酒店工作逾二十年,擁有豐富的酒店管理經驗,近年在非牟利院舍工作,負責院舍管理及服務,希望能為服務對象盡力提供最專業的服務。
林鈞浩 Kwan-Ho Timothy LAM
應對COVID-19疫情,很多政府(包括香港)都選擇以「現金發放」的方式,直接向受影響人士提供援助,又或者以此鼓勵國民消費,加快經濟復原。因此,現金發放可能對不少人並不陌生,也有人覺得是不錯的做法。其實,在國際發展行業來說,以現金發放作為一種援助方式已經走了一條不短的路。
筆者從二千年代中期入行時,人道救援團體一般是採取「物資發放」形式,即在災區或周邊地區,直接購買受災人士需要的物資(如糧食、日用品等),然後直接發放給他們。這種方式讓救助行動的效果直接,捐款者也容易覺得他們的捐助可以直接改善當地人的生活。
然而過去一段時間,行業內一直有討論,人道援助應否更加重用以現金代替物資的方法。支持者認為,將現金交到受災人士手上,由他們決定怎樣解決燃眉之急,是更體現對受助者的尊重。持保留意見者則擔心,把現金轉移後,有機會被用在「不當的地方」。筆者聽過最有趣的說法,是家庭的男性成員收到錢後,他們會用來買煙酒,而不是用在解決家庭整體需要上。
然而,越來越多的實戰經驗及研究顯示,只要妥善掌握運作的風險,現金發放的確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援助方式,受助人也較支持。筆者在加勒比海地區工作時,其中一個在安提瓜及巴布達(Antigua & Barbuda)的救災項目,便是向當地漁民發放現金,並組織他們一起到售賣漁船漁具的商店,讓他們在現場購買需要的用具,促使他們早日重操故業、出海捕魚[1]。而在另一個國家千里達和多巴哥(Trinidad & Tobago),當地救援團體向受災人士發放借貸卡(Debit Card)、而非現金(Cash)作為援助,既可提高救援效率,受助者又覺得安全且具靈活性。
Photo by Eduardo Soares on Unsplash
因著這些成功的經驗,現金發放作為人道援助方式,已經成為國際行業主流。2016年5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世界人道主義峰會(World Humanitarian Summit)上,國際社會中主要捐款國及國際發展組織共同倡議「大談判」(Grand Bargain)。當中九個倡議中,第三個就是要增加全球人道救援中,現金發放(Cash-based Progamming)作為援助額上的比例 [2]。為響應有關倡議,筆者觀察到越來越多人道救助組織,已經把現金發放的運作作為自身能力發展(Capacity Building)目標。而人道組織的合作伙伴及關係,亦出現不一樣的景象 —— 例如:與財務信貸公司的合作,並確保災後一旦要以發放借貸卡Debit Card作為援助方式時,財務公司會即時為借貸卡充值、並提供個人密碼。因此,我們亦應讓公眾更深入認識現金發放作為一種新的人道救援和防災減災的方式,以獲取更廣泛的支持。
參考資料:
[1] In Pictures: Antigua and Barbuda strives to get life back to normal,International Federations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Movement, 28 Feb 2018
[2] About the Grand Bargain, Inter-agency standing committee
林鈞浩 Kwan-Ho Timothy LAM
世界主義、人道主義者、曾在逾五十個國家生活及工作。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 Technical Expert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英國約克大學 Post-War Recovery Studies (戰後重建) 碩士畢業,十多年從事人道事務工作。2018-19年為國際紅十字會 (IFRC) 美洲加勒比海辦事處主管。
專家:陳燕妮, Jenny (呼吸微笑身心正念中心臨床心理學家)
心理學的「個人韌性」(ego resilience)概念指出如果我們擁有以下的特質,我們的個人韌性會比較高,當我們遇到困難或逆境的時候,會比較容易振作起來,亦能夠更快重建正常的生活。面對疫情帶來的新常態,我們的「個人韌性」有多少呢?你可參考以下五項特質,看看自己具備了多少項?
- 性格外向的(extrovert)
- 隨和的(agreeable)
- 勤奮和負責任的(conscientious)
- 情緒穩定的(Emotionally Stable)
- 態度開放的(Openness)
經歷整整一年的抗疫,相信大家都期待著疫情過去,希望能早日回復從前的生活模式。臨床心理學家陳燕妮女士(Jenny)則認為我們需要作好心理準備適應疫情後的「新常態」,我們的生活模式可能會有長遠的改變,例如:我們的工作、學習、社交和消費模式可能從此不再一樣。面對「新常態」時代的來臨,我們更需要提升我們的個人韌性,好讓我們能夠靈活地面對任何境況,從容地面對世界的轉變。
Jenny給我們的第一項建議是,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疫情打破了我們以往的一些「舊常態」,面對一波又一波的疫情,我們可能會感到憤怒、傷心、失望、沮喪,甚至對前景失去信心。在2021年的開始,我們可以給自己一些時間和空間,透過以下的「正念呼吸練習」來疏理自己過去一年積壓下來的情緒。
適當地照顧和安撫情緒後,我們便能夠冷靜地面對「新常態」所帶來的改變和挑戰。下一步,我們便可以嘗試以開放的態度來擁抱改變。事實上,改變同時亦會帶來機遇,與其停留在懷緬昔日的美好,不如嘗試運用創意,善加利用新生活的模式。例如:今年很多時候都要在家工作,我們不妨改變一下家裡的環境佈置,給自己添置一些盆栽、一張舒適的工作椅或工作枱,嘗試改善自己的生活空間,讓自己無論在休息或工作的時候,都能夠好好享受當下的生活。此外,我們在疫情期間因未能到餐廳用膳感不便或不習慣,我們可以考慮為自己的廚房添置一些廚具,增添生活情趣,下廚可能會變得是樂趣。也許在探索和調整的過程中,我們會發掘出很多生活的可能性。
最後,Jenny 寄語大家憑藉香港人引以為傲的獅子山精神:「勤奮、有毅力、打不死、靈活變通、適應力強」,給自己力量和信心去尋找出路。在新的一年,不妨為自己訂立一些目標,不讓疫情阻礙我們的發展和學習,讓自己保持開放的態度,懷着信心,擁抱疫情下或疫情後的「新常態」。
筆者反思:
在災害管理裡面,我們會常常提到「社區韌性」(community resilience)的概念。和個人韌性一樣,當社區面對災害時,具韌性的社區所面對的受災程度、傷亡及經濟損失都能夠減低,而且復原的能力亦會有所提升。社區就是由每一個人所組成的群體,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個人韌性」,深信我們整個香港社會都會更有力量去面對未來的改變和挑戰。願我們能在一呼一吸中,一起建立韌性。
專家:陳燕妮 (呼吸微笑身心正念中心臨床心理學家)
撰文:方芷嬣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專業發展及知識管理經理)
陳德勝醫生
2021年1月6日
新冠狀病毒肆虐全球,最近更在英國及南非出現變種情況,令傳染力增加數倍,導致全球爆發更趨嚴重,市民日常生活受到限制,全球經濟及交通往來亦大受影響。因為新冠狀病毒暫時仍缺乏有效的治療藥物,所以除了加強防疫措施之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注射疫苗增加群體免疫,切斷新冠狀病毒的傳播鏈,令到疫情受到控制。香港特區政府購買三種新冠狀病毒疫苗免費為市民接種,希望能逐漸減退疫情,社會盡快恢復正常運作。
注射新冠狀病毒疫苗的好處
1. 減低新冠狀病毒有症狀感染
2. 減低新冠狀病毒感染嚴重程度(減低使用呼吸機及深切治療需求)
3. 期望達致群體免疫以切斷新冠狀病毒傳播鏈,令社會盡快恢復正常運作
注射新冠狀病毒疫苗對個人和社會都有好處,而注射疫苗的次序是要按照群組風險管理的先後,首先注射的群組包括高危人士,如長者、醫護人員、食品處理員和緊急組別人員,然後是一般市民,但以下類別人士需要和醫生商量後,才能決定是否能夠注射新冠狀病毒疫苗:
1. 有過敏症狀的人士,特別是有嚴重過敏病歷的人
2. 免疫系統下降人士,如接受化療及愛滋病患者
3. 懷孕婦女
4. 需要哺乳的母親
5. 未滿18歲人士
6. 新冠狀病毒康復者
7. 有發燒感染症狀的患者
8. 正在接受隔離醫學監察的人士
最近醫學文獻發現約有5%懷孕婦女在感染新冠狀病毒後出現嚴重症狀,包括需要使用呼吸機、進入深切治療部和出現懷孕併發症。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建議,如懷孕婦女亦是疾控中心建議接受疫苗的一群(例如:醫護人員),他們可以參考醫生的建議後決定是否接種新冠狀病毒疫苗。接種疫苗後仍可以計劃懷孕,因為疫苗已經滅活,不會令你和胎兒感染新冠狀病毒,需要哺乳的母親的建議也和懷孕的組別差不多。因為新冠狀病毒疫苗臨床測試18歲以下人士的數據非常有限,所以暫時不建議18歲或以下人士接種新冠狀病毒疫苗。
免疫力下降人士和醫生商討後,除非有特別原因,亦可選擇接種疫苗,但是身體免疫系統的反應是未知之數。新冠狀病毒康復者身體內的抗體會在3-6月減少,所以有機會出現第二次感染新冠狀病毒,所以與醫生商量後,在康復三個月後應該考慮接種疫苗。但在新冠狀病毒發病期間、隔離醫學觀察人士和發燒感染者,暫時都不適宜參與疫苗接種。
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新聞發佈,將會引入三間藥廠的新冠狀病毒疫苗予香港市民免費接種,並且可以在網上選擇預約接種地點和查閱該地點所提供的疫苗種類,並可以透過電腦程式收到電子疫苗接種紀錄。根據網上資料,三間藥廠疫苗一般副作用的數據如下,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選擇合適的疫苗:
資料來源:晴報, Wall Street Journal
接受疫苗注射後需要注意的事項
1. 留在疫苗注射中心15-30分鐘看看身體有沒有異樣。
2. 如果沒有出現大問題,可以繼續正常工作。
3. 妥善保存疫苗接種紀錄。
4. 盡量減少前往多人聚集的地方,因為疫苗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起保護作用。
5. 仍須戴口罩,保持適當社交距離和個人感染控制措施。
6. 接受疫苗後可能會發生以下正常的輕微副作用,包括注射針口腫痛、頭痛、關節痛、發熱、淋巴腺輕微腫大、疲倦等。因為疫苗已經滅活,所以不要擔心疫苗會帶給你新冠狀病毒感染。
7. 即使你出現輕微的副作用,你仍然需要按照指示接受第二針加強劑,因為加強劑會給你更加全面的保護。
8. 如果疫苗針口有輕微腫痛,你可以用清潔涼快的濕毛巾敷患處減輕痛楚。穿著輕便的衣服也會幫助身體散熱,以舒緩發燒的情況。如果身體有疼痛,你可以服用“必理痛”減輕症狀。
9. 如果你出現以下症狀,便需要盡快求醫治療:
- 持續發燒多過一星期或發高燒(39度或以上)
- 出現呼吸困難
- 持續肚瀉
- 失去味覺或嗅覺
- 肢體發生無力或癱瘓的情況
- 皮膚出現皮疹
注射新冠狀病毒疫苗後,你的身體將會受到保護,減低新冠狀病毒有症狀感染,但身體的免疫系統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產生抗體,所以在這段空窗期仍需要配戴口罩,保持注意適當的社交距離和感染控制措施,直至群體免疫成功截斷新冠狀病毒的傳播,才可以恢復正常的社交生活。
陳德勝 醫生
香港危難應變醫學會主席
美國 亞利桑那大學 高級核生化生命支援課程 香港區總監 (AHLS)
參考資料:
1. 首批新型肺炎疫苗最快下月供港,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0年12月11日
2. 美國疾控中心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建議, 美國疾控中心, 2020年1月10日更新
3. 英國 NHS 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建議, 英國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2020年12月28日
4. COVID-19 vaccine, Ireland Health Service Executive(HSE)
5. 2021年供港新冠肺炎疫苗資料概覽,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2020 年 12 月 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