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不同形式幫助有需要的人

Share this course with friends

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不同形式幫助有需要的人

[This article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This article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陳婉玲

2021年2月25日

 

疫情已持續逾年,市民也儘量減少外出,你是否以為絕大部份的義工都暫停義務工作?

 

義務工作是指任何人士志願貢獻其個人時間及精神,不為任何回報,無償為改善社會或幫助有需要人士而提供的服務。根據香港超過四千間服務機構的紀錄,2019年義工服務時數共錄得超過2,264萬小時[1],這數字還未計算沒有登記義工的服務時間,以香港這個彈丸之地,數字實在驕人。

volunteer

Photo by ray sangga kusuma on Unsplash

 

義工提供的服務非常多元化,從前線服務至後勤支援,從組織服務至專業領域支援等,給予香港社會及受助人士莫大的支持,並能填補現時社會服務和人員的不足。除了以個人身份參與義務工作外,很多企業也有組織義工隊,回饋社會;而義工在參與義務工作的過程中,能幫助別人的同時,也為個人能帶來滿足感,並可持續學習及進步。義工們為社會作出不同程度的貢獻,為香港建構互助互愛、關懷和分享的社會。

 

筆者和一些社福界朋友傾談,自疫情以來,很多提供前線服務的社福機構,根據所訂的指引以保障義工及服務對象安全,而暫停義工服務,只由職員提供少部份必要的服務。但其實,很多機構及服務對象一直以來均依賴義工的支援,這些服務對象包括長者、長期病患者,如患病兒童,加上醫院、安老及殘疾人士院舍均須關閉不准探訪,令恆常服務暫停,對他們的身體及精神或多或少均帶來負面的影響,包括身體機能、精神及情緒變差等。反觀一些較小型的NGO,在疫情下則更顯靈活和彈性,評估情況後,調整服務模式或程序,讓義工們可繼續參與服務。可能你會有疑問,難道義工們不怕危險,不怕受感染嗎?

 

在筆者多年的救災備災工作生涯中,有幸曾與很多義工合作,在香港以至外地提供緊急救災服務,他們當中有十多歲的青少年,也有接近80歲的長者,義工們全情的投入,無私的付出,其志願服務精神實在令人欽佩。 回想在2003年沙士時,筆者所屬機構因應當時社會需要,提供了很多嶄新服務,包括到較多感染個案的屋邨探訪獨居長者,並傳遞防疫資訊及物資,提供支援予居於隔離營和酒店的隔離人士等,義工們均積極參與;就算在外地地震後,冒著有餘震的風險到災區救災,義工們也沒有畏懼;當然,機構需要評估風險,提供防感染及防災措施/指引及個人保護物品等,以保障義工及職員的安全。

 

在這次疫情下,見到不少市民、群組、商舖自發及義務提供物資和服務予有需要人士,尤其在疫情初期缺乏口罩及潔手液時,很多義工自行或動員到社區派發抗疫物品給長者、露宿者、清潔工友等。其實,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不同形式,關懷及幫助有需要的人。在不同渠道也提倡有足夠物資的市民可分享予身邊有需要的人,也有NGO的義工繼續提供服務,如送遞膳食及食物予行動不便的獨居人士及低收入家庭等,正正體現志願服務精神。只要了解感染途徑,做足防疫措施,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清潔雙手等,風險還是在可控範圍之內的。

vol_distribution

Photo by Joel Muniz on Unsplash

 

筆者知道有很多機構的義工,均希望能在疫情下繼續提供服務,但礙於所屬機構的決策而使服務長時間中斷了,令很多服務對象受影響。期望社福機構,汲取經驗,檢視政策及服務模式,能夠因應情況及服務需要,制訂在”特殊情況”下,如何能繼續維持服務,又或轉變服務模式,包括善用資訊科技、培訓義工及加強跨界別合作等,加上義工們的支持及參與,相信能發揮更大的果效,將服務對象的受影響程度減至最少。

 

參考資料:
1. 義工運動, 社會福利署

 

陳婉玲 (Elaine Chan)

曾於本港及海外從事多年災難管理及人道工作/項目,包括前線救災行動、災後重建、殘疾人士復康中心、備災減災、救災及醫療機構能力建設項目和相關人員/義工培訓等,曾參與的災難項目包括地震、風災、水災、火災、傳染病爆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