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正念運用:以獅子山精神面對疫情後的「新常態」
正念運用:以獅子山精神面對疫情後的「新常態」
[This article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This article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專家:陳燕妮, Jenny (呼吸微笑身心正念中心臨床心理學家)
心理學的「個人韌性」(ego resilience)概念指出如果我們擁有以下的特質,我們的個人韌性會比較高,當我們遇到困難或逆境的時候,會比較容易振作起來,亦能夠更快重建正常的生活。面對疫情帶來的新常態,我們的「個人韌性」有多少呢?你可參考以下五項特質,看看自己具備了多少項?
- 性格外向的(extrovert)
- 隨和的(agreeable)
- 勤奮和負責任的(conscientious)
- 情緒穩定的(Emotionally Stable)
- 態度開放的(Openness)
經歷整整一年的抗疫,相信大家都期待著疫情過去,希望能早日回復從前的生活模式。臨床心理學家陳燕妮女士(Jenny)則認為我們需要作好心理準備適應疫情後的「新常態」,我們的生活模式可能會有長遠的改變,例如:我們的工作、學習、社交和消費模式可能從此不再一樣。面對「新常態」時代的來臨,我們更需要提升我們的個人韌性,好讓我們能夠靈活地面對任何境況,從容地面對世界的轉變。
Jenny給我們的第一項建議是,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疫情打破了我們以往的一些「舊常態」,面對一波又一波的疫情,我們可能會感到憤怒、傷心、失望、沮喪,甚至對前景失去信心。在2021年的開始,我們可以給自己一些時間和空間,透過以下的「正念呼吸練習」來疏理自己過去一年積壓下來的情緒。
適當地照顧和安撫情緒後,我們便能夠冷靜地面對「新常態」所帶來的改變和挑戰。下一步,我們便可以嘗試以開放的態度來擁抱改變。事實上,改變同時亦會帶來機遇,與其停留在懷緬昔日的美好,不如嘗試運用創意,善加利用新生活的模式。例如:今年很多時候都要在家工作,我們不妨改變一下家裡的環境佈置,給自己添置一些盆栽、一張舒適的工作椅或工作枱,嘗試改善自己的生活空間,讓自己無論在休息或工作的時候,都能夠好好享受當下的生活。此外,我們在疫情期間因未能到餐廳用膳感不便或不習慣,我們可以考慮為自己的廚房添置一些廚具,增添生活情趣,下廚可能會變得是樂趣。也許在探索和調整的過程中,我們會發掘出很多生活的可能性。
最後,Jenny 寄語大家憑藉香港人引以為傲的獅子山精神:「勤奮、有毅力、打不死、靈活變通、適應力強」,給自己力量和信心去尋找出路。在新的一年,不妨為自己訂立一些目標,不讓疫情阻礙我們的發展和學習,讓自己保持開放的態度,懷着信心,擁抱疫情下或疫情後的「新常態」。
筆者反思:
在災害管理裡面,我們會常常提到「社區韌性」(community resilience)的概念。和個人韌性一樣,當社區面對災害時,具韌性的社區所面對的受災程度、傷亡及經濟損失都能夠減低,而且復原的能力亦會有所提升。社區就是由每一個人所組成的群體,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個人韌性」,深信我們整個香港社會都會更有力量去面對未來的改變和挑戰。願我們能在一呼一吸中,一起建立韌性。
專家:陳燕妮 (呼吸微笑身心正念中心臨床心理學家)
撰文:方芷嬣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專業發展及知識管理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