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火警災場逃生法

Share this course with friends

火警災場逃生法

2020年11月17日

 

油麻地廣東道一幢唐樓在不久前發生火災, 多名居民吸入大量濃煙及慘遭火燒,場面觸目驚心, 導致7人喪生, 10多人傷, 震動全城, 是9年來最嚴重一次。大家還記得1996年11月20日在嘉利大廈發生的大火? 這場五級火警列作特別重大事故,造成41死80傷, 是香港歷史上最嚴重的高樓大廈火災, 亦是香港自1963年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火災, 事發期間香港傳媒大篇幅報道, 而被困人士在高空躍下逃生及被烈火吞噬的畫面, 震撼整個香港社會。

 

StandNews_Fire

圖片來源: 立場新聞 

 

據了解, 大火可以在三分半鐘內達致攝氏600度高溫, 同時室內亦會濃煙密佈, 伸手不見五指, 難以辨別方向, 加上缺氧而導致呼吸困難、頭暈、心跳加速, 會令人極度驚恐, 如果未能保持鎮定逃離災場, 便會葬身火海。

 

要在大火中避免葬身火海, 唯一的方法就是盡快逃離現場,最好能跑到空曠的地方。傷者一方面要和時間競賽, 另一方面又要攻破各種逃生的障礙, 這些障礙包括火焰、障礙物件、高溫、濃煙和氧氣不足。大火需要氧氣才能燃燒, 所以關上防煙門, 減少氧氣的輸入, 便可以大大減低火災蔓延的速度。根據美國 Michigan 密歇根州立大學的研究, 大火會燃燒空氣中的氧氣, 導致傷者缺氧, 降低傷者逃生能力。

 

空氣中的氧氣濃度 人類的感覺
21% (正常空氣濃度) 正常呼吸
17% 判斷力及協調力下降
12% 頭痛、頭暈、作嘔、疲倦
9% 失去知覺
6% 呼吸停止、心臟停止、死亡

 

根據國際不同防火機構的經驗, 在大火中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不是火焰和燒傷, 而是吸入濃煙(有毒的氣體)而導致逃生困難, 現在很多家具都是採用合成纖維材料, 在大火中會釋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 (CO) 和氰化氫 (HCN, 山埃氣體), 一氧化碳會和身體紅血球結合, 阻礙紅血球攜帶氧氣供應細胞, 山埃會直接攻擊細胞內的線粒體(Mitochondria), 線粒體是能量工廠, 所以吸入濃煙便會很快導致缺氧和能量下降, 令傷者失去逃跑的能力而導致死亡。所以逃生的路線盡量要避免接觸濃煙, 才能增加逃生的機會。一氧化碳對空氣的比重為0.9670, 氰化氫對空氣的比重為0.941, 這兩種氣體都是比起空氣輕, 都會浮在濃煙的上層, 所以消防處建議若置身濃煙逃生的環境, 傷者最好是趴在地上逃走, 減少吸入一氧化碳和氰化氫的機會。

 

在發生火警時, 一方面要保持鎮定, 另一方面要和時間競賽, 不要浪費時間去攜帶貴重的物件, 細小的火可以嘗試用滅火筒撲滅。 如果遇上大火, 要盡快大聲呼叫通知鄰居逃生, 並且立即打999電話報警, 還要敲破火警玻璃啟動警鐘、自動灑水系統和緊急照明設備, 通知其他住客逃生。 出門逃生之前, 要帶備三樣重要的物件: 手提電話、大門鎖匙和掩蓋口鼻的濕毛巾。 開啟大門前,要用手感應大門的溫度, 如果大門很熱(特別是開門手柄), 表示外面有大火, 要小心判斷能否在這個時候開門逃生。 逃生的路徑要盡量避免接觸大火和濃煙, 不要使用電梯, 如判斷能衝得過便盡量趴低爬行, 減少吸入有毒氣體, 並沿途關上防火門阻止火警的蔓延, 如果衝不過,便要用鎖匙進回屋內, 選擇一個有窗的房間 (最好有兩門緊閉的緩衝區阻擋火勢蔓延進入), 還要找尋膠紙和濕毛巾, 將門的罅隙封住, 減少濃煙入侵。 在房間而可以打開少少窗戶幫助呼吸和揮動顏色布條呼救。

 

要粗略計算嚴重燒傷者的死亡率, 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年歲加上傷者嚴重燒傷的身體面積, 傷者一隻手掌的面積大概是身體的1%,一個70歲20%嚴重燒傷的的傷者的死亡率大約是90%, 反之一個20歲20%嚴重燒傷的的傷者的死亡率大約是40%,。 如果身上著火, 要盡快將著火的衣物脫去, 或用大的濕毛巾將火蓋熄, 在地上慢慢滾動壓熄火焰也是一個方法。 奔跑只會增加火的威力, 因為這情況就好像在燒烤爐吹風一樣。

 

緊記預防勝於治療, 保護自己和他人的最好方法就是防止火警的發生, 建築物內不要儲存危險易燃物品, 檢查家居電器設備有沒有漏電情況, 小心火種特別是 不要在床邊抽煙。逃生通道要保持暢通, 經常檢查防火設備: 包括消防水缸、救火水喉、警鐘、自動灑水系統和緊急照明系統。制定逃生路線和在當眼的地方貼上逃生路線圖, 逃生路線最好是往下走到戶外的地方, 其他的選擇包括大廈的防火層和天台空曠的地方。有了防火設備, 有了逃生路線, 還需要定期的走火警演習, 演習時可以考慮蒙上眼睛, 模擬在大火中看不到環境的情況,加強真實感。如果能夠採用上述的措施, 在火警中能夠成功逃生的機會便會大大增加。

 

陳德勝 醫生

香港危難應變醫學會主席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高級核生化生命支援課程 香港區總監 (AHLS)

 

參考資料:

1. What Should I Do in the Event of a House Fire?, Safewise, 30 September 2020

2. How to Escape a House Fire?, PuroClean, 15 November 2019

3. What to do in a house fire, Fire and Emergency New Zealand Government, 2020

4. What to do if there's a fire, nidirect 

5. High-Rise Fire Safety Tips, 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

6. Smoke inhalation i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death in house fires,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28 January 2015

7. Home Fire Facts, Fire Department of San Francisco

8. House fires kill more Australians than all natural hazards, Macquarie University 10 September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