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Article(s) related to "blog"

2022

Seaweed under ocean
19 Apr 2022

海洋中的微型藻類不僅會產生獨特的芬芳氣味,這些揮發性分子更會促進大氣內雲的形成,從而影響地球氣候。

 

Read More

2021

human nose
19 Nov 2021

麥嘉慧,科學人 

 

Read More
香港炎熱天氣
24 Sep 2021

今年五月,天文台錄得共14個「熱夜」(即最低溫度達到 28 度或以上的晚上),打破1884年開台以來同月最高記錄,而遠至北美及歐洲多國今年亦熱浪頻傳。學術期刊《刺針行星健康 (Lancet Planetary Health)》在今年七月刊登了研究報告,揭示高溫與全球死亡率的關係。

Read More
People under umbella
26 Aug 2021

上文提到,教研中心的民意調查發現,過半(54%)受訪者無為擔心的災難作好準備;其中勞動工人、退休人士

Read More
person standing on the hill with open arms
19 Aug 2021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
12 Jul 2021

我在急症室工作了35年,2017年到達退休年齡,退休後一直在不同的大學擔任客席講師的工作。最近香港推行全民疫苗接種計劃,香港護理專科學院邀請我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擔任疫苗醫生,可以再次重臨前線照顧有需要人士,這是一件既富意義又令我興奮的事。這段時間在疫苗中心遇到不同市民,我覺得當中有些經驗值得在這裡分享,希望藉此讓公眾掌握更多接種疫苗的相關資訊,並釋除大家心中的一些疑慮。

 

Read More
17 May 2021

麥嘉慧,科學人 

Read More
SnowStorm_DPRI
29 Apr 2021

陳婉玲 (Elaine Chan)

 

很多時候,災難都是突如其來,不可預計的。在沒有心理準備及防災措施下,災難一旦發生,便會驚惶失措,加劇傷害和損失。所以,我們應有備無患,即使發生突發事故,也能減低受影響的程度及損失。如你同意上述說法,並有防災的準備,為災難預早作打算,那便恭喜你,你是一個有備災意識及計劃的人,因為有所防備,相信在遇到事故時,便能更從容不迫地應對。

 

Read More
cover_dpri_volunteer
08 Apr 2021

陳婉玲

2021年2月25日

 

疫情已持續逾年,市民也儘量減少外出,你是否以為絕大部份的義工都暫停義務工作?

 

義務工作是指任何人士志願貢獻其個人時間及精神,不為任何回報,無償為改善社會或幫助有需要人士而提供的服務。根據香港超過四千間服務機構的紀錄,2019年義工服務時數共錄得超過2,264萬小時[1],這數字還未計算沒有登記義工的服務時間,以香港這個彈丸之地,數字實在驕人。

Read More
Technology_Covid_DPRI_Cover
03 Mar 2021

陳婉玲 

 

在災難發生後,當地政府及救災機構須因應災難影響的情況而作出應變及回應,除拯救傷病者和控制災情外,亦需要協助受災地區的居民儘快回復正常生活,在過程中,須不斷檢視情況的變化,評估風險,並針對問題作出一切可行的解決方法。

 

Read More

Pages

Subscribe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