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電子通訊 (第三期)

多方面性培訓是我們培訓項目的其中一大特色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HKJCDPRI) 希望使香港成為區內、以及國際災難應變培訓的翹楚,並加強社區的災後復元能力。直到現時八月,HKJCDPRI成立後的七個月,已有超過六百人參與過我們的各項活動。多方面性培訓課程是我們培訓項目的其中一大特色,在最新一期的香港醫學專科學院的期刊academy focus 中,HKJCDPRI總監洪磯正醫生 (Dr Kevin KC HUNG) 強調模擬場景訓練對於增強培訓效果的重要性,學員置身於模擬場景中,亦可大大增強其學習經驗。除了模擬場境培訓,我們的學人培訓項目 (Fellowship Training) 是另一項培訓重點,HKJCDPRI學人培訓項目提供獎學金予合資格學員,安排學員在從事災難應變和防護的機構進行交流和工作,從實地工作和專業交流中學習。

香港急症醫學會主席蕭粵中醫生(Dr Axel YC SIU)跟洪醫生也有相同的想法,在最近一期2015年7月出版的Hong Kong Medical Diary中,蕭醫生提及到如何利用創新科技,在災難醫療的培訓上加強效果。蕭醫生表示,大部分醫生在不同災難階段的處理和應變的經驗都很少,在應對災難時缺乏領導經驗亦會令香港在發生災難時變得脆弱。他建議把災難醫療的重點納入現時醫科生的課程中,讓他們能夠對災難醫療多一點認識及了解。如欲閱讀原文,請到原文連結。

在由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和香港急症科醫學院合辦的Fundamental Disaster Response Course 中,課堂的模擬記者會讓學員置身在互動交流中學習 在由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和香港急症科醫學院合辦的Fundamental Disaster Response Course 中,學員在運用真正的無線電通訊儀器,學習於災區跟工作人員通訊的技巧


Dr Kevin KC HUNG
MBChB, MPH
Director, Hong Kong Jockey Club Disaster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Institute

Dr Axel YC SIU
MBChB (CUHK), FRCSEd, FHKCEM, FHKAM (Emergency Medicine), MHSM (New South Wales)
Consultant, A&E Department, North District Hospital
President, Hong Kong Society for Emergency Medicine and Surgery
專題報導
2015年8月11及12日︰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學院舉行工作會議

WHO的兩位專家最近拜訪學院,他們分別是應急風險管理和人道主義應對司司長Dr. Rick Brennan,和他的團隊成員、技術顧問兼外國醫療隊項目的負責人Dr. Ian Norton。拜訪期間進行了數輪會議,討論了香港醫學專科學院(HKAM)以及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HKJCDPRI)的策略規劃和能力建設。會議的主要目的是分享HKJCDPRI的重要工作,以及我們合作夥伴的緊急應變培訓。災難及緊急應變範疇的重要參與者均獲邀出席是次會議,他們來自政府單位、非政府機構、學術單位和醫學院校,包括民眾安全服務隊、醫療輔助隊、醫院管理局、香港紅十字會、香港大學的急症醫學部、香港急症科醫學院以及香港社會醫學學院。與會者在會議中得到不少具有前膽性的啟發。會議期間,一些關於培訓和認證的潛在合作領域得到確認。在這些問題上討論更多,有助找出具成效的最佳合作方式。

學院在當晚為世界衛生組織的特邀嘉賓主持晚宴。很多同事和合作夥伴均應邀出席聚會,包括來自食物及衛生局和衛生署的政府官員、本地醫科學院的院長、醫院管理局的代表和HKJCDPRI的理事會成員。主席向和從日內瓦遠道而來的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博士,與她同行的兩位專家Dr. Brennan和Dr. Norton表達由衷謝忱。預計HKJCDPRI將在世界衛生組織的支持下,有助建立一個結構良好的平台,以認證在災難管理方面培訓有素的專業人員。陳馮富珍博士稱讚學院在備災和災難應變訓練方面均表現出色。她指出,香港已建立一個強大的系統,而仙台減災框架僅僅是個開始。她還鼓勵學院參與明年舉行的世界人道主義峰會,與全球專家建立網絡。晚宴氣氛愉快,不乏卓有成效的對話。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博士(中)、世界衛生組織應急風險管理和人道主義應對司司長Dr. Rick Brennan (右二) 和他的團隊成員、技術顧問兼外國醫療隊項目的負責人Dr. Ian Norton (左二)、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副主席劉楚釗醫生 (左一)、副主席霍泰輝教授 (左三)、主席李國棟醫生 (右三)、及副主席劉澤星教授 (右一) 合照。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博士和來自食物及衛生局和衛生署的政府官員、本地醫科學院的院長、醫院管理局的嘉賓和HKJCDPRI的理事會成員合照。

專題報導 - 香港災難救援人員對尼泊爾地震的援助

自4月25日尼泊爾發生7.8級地震以來,香港市民紛紛響應呼籲,支援受影響的災民。善款從社會大眾經本港不同的慈善團體收集,而香港政府亦從賑災基金捐助善款予尼泊爾政府。

除捐款外,一些來自香港的災區工作人員和義工更踏足災難現場,並在前線提供服務。他們當中一些是從事災難管理項目的全職工作人員,而另一些則是有正職在身的義工。在沒有災難發生的時候,他們很多都活躍於與災難應變有關的活動,並會隨時準備在有需要時被調派至災難現場增援。今期的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HKJCDPRI通訊介紹了幾位來自香港,被不同機構調派到尼泊爾的救援人員。這些機構包括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CCOUC)、香港紅十字會、錦光元朗綜合社區服務中心、無國界醫生(MSF)及世界宣明會。

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

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於2015年6月考察尼泊爾地震災區。有鑑於當地非政府組織的救援工作者在災害防備方面的培訓不足,研究所所長及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陳英凝教授聯同CCOUC團隊,在加德滿都為當地及國際的非政府組織、醫院管理人員及學術界代表,舉行了一場名為「廿一世紀在亞洲之災後公共衛生及醫療工作的設計與實施關鍵」的培訓。

此外,CCOUC團隊也到訪尼泊爾加德滿都、勒利德布林和廓爾喀等地區的多個地點,協助受災社區從下而上建立應對災難的復原力。團隊透過實地評估,並與尼泊爾的夥伴及社區展開討論,了解他們從之前的地震中所汲取的經驗,協助社區在重建的過程中越過難關、改善困境。CCOUC將在短期內重返尼泊爾,與非政府組織及學術機構緊密合作,提升當地特別是偏遠社區對災害的復原力,並進行公共衛生的教育工作。

要瞭解更多,請瀏覽
http://ccouc.org/capacity-building-and-post-earthquake-assessment-in-nepal-by-ccouc-team

陳英凝教授向村長Mr. Topalo (左) 了解災後情況,二人背後是村長倒塌的房屋

錦光元朗社區綜合服務中心

為回應尼泊爾大地震後的需要,錦光元朗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於6月21日至6月27日期間派出一隊災後重建隊伍到加德滿都,進行為期一星期的探訪及訓練工作。隊伍由九名成員組成,包括專業社工、臨床心理學家、輔導心理學碩士生及牧師等。是次行程探訪了住在帳幕和臨時房屋中的受災家庭,亦舉辦了為期三日的訓練營,培訓了來自尼泊爾不同地區的31間教會共77位領袖,教授關於地震防災的知識、水、環境衛生和健康、如何應對壓力、提升睡眠質素等的知識,並傳遞盼望的信息。透過簡單的測試,錦光元朗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的隊伍觀察到他們的心理狀況在培訓後有所提升;同時透過角色扮演,看到他們掌握到這些知識,期盼他們可以將這些知識帶入社區。

錦光元朗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的隊伍明白到要重建社區,長期跟進必不可少。因此隊伍會按需要持續提供各方面的支援給有需要的群體,並已計劃會再次到尼泊爾,實地跟進復原進度。 
無國界醫生

4月25日大地震發生過後48小時,無國界醫生隊伍分別已抵達加德滿都,以直升機進行評估,並由陸路從印度北部抵達震央廓爾喀(Gorkha)。由於當地已有本地龐大的救災在進行,無國界醫生因此選擇專注於難以抵達的山區村落,透過直升機醫療隊的方式,於六個地區提供醫療護理與把緊急個案轉送到醫院。

此外,無國界醫生在第一次地震的重災區塔丁區恰布舍(Chhapchet)設立臨時帳篷診所,提供基本醫療和小型手術。救援隊又在廓爾喀設起一間有20張病床的充氣帳篷醫院,以提供醫療護理,直至六月底衛生部開設的半永久醫療設施投入運作。整體來說,無國界醫生共進行超過2,500次醫療診症,提供心理支援予7,000多人,同時。無國界醫生也在加德滿都的尼泊爾矯形外科醫院(Nepal Orthopaedic Hospital)治療240位緊急病人,和進行了超過1,200個物理治療環節。無國界醫生也向近1.5萬個家庭分派食物、帳篷、煮食器具和衛生用品。

地震發生一星期內,無國界醫生派出來自香港的水利衛生項目經理梁瀚臻 (圖左),深入災區為災民提供緊急支援。


香港紅十字會

香港紅十字會在地震發生後即時開展賑災工作,首批賑災及醫療人員在災後第一個星期內已抵達災區。由4月至8月,本會共派出14名醫護義工、兩名賑災主任及一名臨床心理學家先後分赴尼泊爾災區支援緊急救援工作,包括在災區醫院及流動診所為傷病者提供治療、在農村社區進行衛生推廣及教育活動、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心理支援服務、統籌賑災物資的發放等。

本會至今已籌得逾港幣4,450萬元的公眾捐款,當中已撥款超過港幣1,200萬元支持緊急賑災工作,除派員到災區外,同時向逾14萬人次派發毛毯、衛生用品、防水布等賑災物資,並在港為有需要人士提供緊急尋人及心理支援服務。



由4月至8月,本會共派出14名醫護義工、兩名賑災主任及一名臨床心理學家先後分赴尼泊爾災區支援緊急救援工作

世界宣明會

自4月25日尼泊爾地震發生以來三個月,宣明會在七個災區向超過132,000災民提供緊急救援物資、臨時帳篷物料,改善水利衛生及健康營養。估計超過800萬人受影響,其中逾90萬兒童住在重災區。宣明會在災區成立了35個「兒童天地」,透過遊戲和學習紓緩孩子的情緒。

陳以諾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2014年加入宣明會參與災害管理的工作。今年5月5日,以諾被派往加德滿都,與6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宣明會同工應對這場大地震。以諾負責救災管理和協調,當面對地震和多次餘震,她發現即使作為一個救援人員,自己都是一個普通人。她形容今次工作既挑戰又具意義,因為不單是個難得的機會參與國際救援,同時讓她感到世界因她的工作而變得更美好。

一次跟進工作中,陳以諾在尼泊爾新圖巴爾恰克探訪了一班受地震影響的小朋友。

專題報導 - 從香港送到尼泊爾的知識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HKJCDPRI)希望能從國際的規範和學習,根據香港本地的需要加以發展及採用。有時候,我們從海外的災難管理專家身上學習;在其他時候,我們則擔當全球培訓人員,為災難救援作出貢獻。作為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HKJCDPRI)的協作夥伴之一,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 (CCOUC) 展示了全球培訓人員的角色,支援在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受地震重創後於現場救援的人員。在尼泊爾,CCOUC舉行一個名為「廿一世紀在亞洲之災後公共衛生及醫療工作的設計與實施關鍵」的技術課程,培訓來自當地及國際非政府組織、醫療管理、學術機構,並參予拯救地震災難的救援人員。此次培訓獲得空前的成功,並得到參與者極佳的評價。今期我們可以從CCOUC了解更多關於這次成功從香港傳授知識到尼泊爾的寶貴經驗。

“親愛的尼泊爾朋友,

聽到你們國家發生災難性強烈地震,並蒙受沉重損失,我們十分難過,
希望你們和家人仍然安好。

若你們需要任何有關救災和衞生方面的資料,請告訴我們,我們非常期待為你和同事們的救災努力略盡綿力。

同時,請你們在災情稍為安定下來的時候聯絡我們,我們渴望了解你們和家人、朋友及同事正進行的災後應變工作,以便我們想想有哪些地方可以幫忙。

在這困難的時刻,我們在此向你們、你們的家人和你們的人民致以最深切的慰問。


陳英凝教授、思達及CCOUC仝人”


Ms Gloria KW CHAN
MSSc, BSSc
Centre Manager,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Oxford University and CUHK for Disaster and Medical Humanitarian Response (CCOUC)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外務及協作副院長兼CCOUC災害及人道救援研究所所長陳英凝教授、獲英國牛津大學支持的線上課程「災害與人道救援中的公共衞生原理」導師劉思達先生及CCOUC仝人,於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大地震不久後發出以上電郵予線上課程的學生,成為接通線上教育平台與現實人道救援行動的重要橋樑。

CCOUC於地震發生後,嘗試聯繫身在尼泊爾的線上課程學生,以獲取尼泊爾災情的第一手資料,結合大量有關災情的新聞報道和觸目驚心的新聞圖片,了解災區的實際情況。CCOUC與當地的社區組織建立起一些聯繫後,應邀趕赴加德滿都,進行首次題為「廿一世紀在亞洲之災後公共衛生及醫療工作的設計與實施關鍵」的技術培訓班。培訓班得到來自當地及國際非政府組織、醫院管理層及學術界的代表參加。CCOUC在培訓上發現,只有30%的學員有渠道接觸相關的技術培訓,僅有10%留意到或聽說過國際救援標準和指引。

培訓班除釐清了一些關於災害和醫療人道救援的迷思和真相之外,還講授了公共衞生原理、如何量度和記錄災害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以及災害救援項目的標準,尤其是國際公認的人道救援最低標準——環球計劃。CCOUC為環球計劃中國聯繫機構,一直致力在中國推廣這套國際性人道救援最低標準。

CCOUC團隊還走到尼泊爾多個城鎮及市郊社區開展需求評估。位於加德滿都地區邊陲的城鎮薩恩庫在地震中受到嚴重破壞,當地人正忙於清理倒塌的屋頂和滿街的瓦礫。Sanu Bajracharya先生一家的房子被地震徹底摧毀,三十五歲的Sanu在由帆布和鐵皮搭成的臨時帳篷內告訴CCOUC團隊:「下雨時水會灌進來,但我不知道何時才能離開這個帳篷。我們沒有錢重建房屋,能做的只有保持堅強。」

CCOUC也在靠近震央的Gorkha地區高山上的村莊,進行焦點小組訪談以及簡單的問卷調查,以了解當地社區的需求。

地震生還者的健康狀況往往受當地災前的健康問題影響,CCOUC也走訪當地營養中心,目睹了多名五歲以下兒童營養不良的狀況;也透過與牛津大學尼泊爾臨床研究所交流,認識到在當地一直關注的戊型肝炎爆發風險。

CCOUC相信,為了減低災害的風險,人民對災害的脆弱程度必須降低,而對災害的預期、應對、抵禦以及恢復能力也需要加強。通過與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及其它伙伴機構的合作,CCOUC希望透過知識轉移、教育培訓、循證研究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以一種從下而上的方式,並依照最近在「仙台減災框架2015-2030」中取得的國際共識,致力把降低災害風險的議題納入各衞生部門的工作,以滿足構建社區復原力的需求。


台灣新北市八仙樂園大火一事的反思 – 我們對處理重大燒傷事故準備好嗎?

2015年6月27日,台灣一個水上公園發生了可怕的爆炸事件。易燃的澱粉在樂園人群中爆炸,造成超過500人受傷。截至2015年7月23日,共有九人因是次意外而死亡,另外尚有超過100人仍在深切治療部留醫。

在大型火災中緊急處理傷者需要醫院各部門有效和及時的合作,當中包括燒傷部、深切治療部、急症室和外科部等。在今期通訊中,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世界著名的燒傷專家Andrew Burd教授與我們分享他就台灣八仙水上樂園的爆炸事件給香港的反思。

大型燒傷事故的災難處理:給香港的一些反思

Prof BURD is currently the Centenary Professor of Regenerative Medicine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 at the School of Tropical Medicine in Kolkata. From 1999 to 2013, he was Chief of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and Director of the Burns Service at the Princes of Wales Hospital, in Shatin, Hong Kong. He has travelled widely lecturing on Burns Reconstruction and has over 200 pub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Burns and Wound Healing. His ongoing laboratory research is focused on the cellular mechanisms of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and the clinical modulation of burns and wounds with stem cell applications.

Prof Andrew BURD

台灣八仙樂園慘劇引致的死亡人數不斷上升,這正正提醒我們災難可能會在任何地方及任何時候發生。足夠的準備是必要的,因此現在也應該檢討香港在這方面的情況。當需求超出可用的資源時,災難便會出現。雖然我們能夠而且必須為災難作出應變計劃,但亦應該意識到這些計劃並不是為了防止災難發生,而是避免災難一發不可收拾。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大女兒教父的睿智建議,他叫Peter Kisby,是一名消防員。我對這些每天為我們在火場冒生命危險,同時見證火的可怕力量的前線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彼得告訴我無論在酒店、戲院、會所、劇院、甚至在巴士、火車或飛機上,他最先想到的總是如何「逃生」以及那裡有出口標誌。防火人員進行抽查是不可缺少的,因為一些最嚴重以及和火有關的災難往往都發生在出口被阻塞或上鎖的地方。試想想一些年青人在娛樂場所發生火災時試圖逃生以致互相踐踏,最終因為吸入濃煙而斃命,這會是多麼可怕的場面。

但言歸正傳,災難也可以在具有良好應變基礎設施的地方發生,例如今次發生在台灣的事故。同時,多重事故亦可在基礎設施受到地震或其他自然災害損毀的情況下發生。(圖1)

在規劃時,我們要留意某些既定原則:計劃必須簡單、規模可擴展、靈活、以及經由最終使用者制訂(圖2)。未經專業規劃訓練的人員通常都是浪費時間和資源的。所有負責人員的首要任務應該是盡可能拯救最多的生命,而這正需要進行分流。現實中的分流需要絕對專業的處理。在危急時間,不能被情緒影響判斷。如果傷者在同一區域,那麼拯救的過程需包括初步的即場巡查和預定的標記過程。其中一個常用的是紅、黃、綠或黑的標記(圖3)。


分流並不是一個步驟,而是過程,故此需要不斷的重新評估。當進行分流時,我們要記著首要和非常實際的目標:這是一場令資源不勝負荷的災難,縱使或許不能拯救每一條生命,但結果應該是盡量救活最多的傷者。當災難發生在市區裡時,傷者可能會自行以不同方式到多間醫院求診,從而令整體分流更加困難。因此,我們需要一個中央指揮和控制小組,以擔當災難應變的統籌工作(圖4)。

在規劃時,考慮處理死者的方式也是必須的。在我腦海中,不時浮現Kevin Branagh精彩演繹上校Col. Tim Collins)激勵人心的戰前演講。看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pdeNcH1H8A 後,你們會永遠記得尊重死者,並給予他們尊嚴。但是,請切記「......我們暫時沒有時間悲傷,因為我們會在將來哀悼他們......」。當然,我們不能夠低估災難對心理方面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以及新聞報道的重要性。但這兩方面必須在制訂任何計劃時加以詳細考慮。

當災難引致的主要傷勢均是被燒傷時,我們最常感到進退兩難的情況是,究竟應將傷者從災難現場運送到其他燒傷中心,抑或調配燒傷護理專業人員到災場。在香港,我們就燒傷導致的重大事故精心編製了一個分配流程(圖5,6)。請注意,我用了「事故」一詞,而不是「災難」。雖然這種安排是瑪麗醫院與威爾斯親王醫院基於歷史上的公平原則而分配,但現實情況卻不同。當我被要求為威爾斯親王醫院新臨床大樓的燒傷中心提供概念計劃時,我堅持認為燒傷中心應該與深切治療部和手術室相連。此設計令威爾斯親王醫院擁有獨特的實際基礎設施,使其在運作上可處理大量嚴重燒傷的病人。當我與病房經理兼好拍檔Ms Sherry Ng在2005年為世界貿易組織部長級會議作準備時,因考慮到人手和物資有限,故此決定兩間醫院僅會在緊急情況時各自處理15名身體表面積50%燒傷的深度燒傷病人(圖7)。該數字來自「最壞情況」而推算出來,當中假設擠擁的維多利亞公園發生縱火襲擊案,在80名燒傷受害者中,有30名為嚴重。

 

香港擁有先進的臨床設備和許多卓越的專業醫護人員。幸運地,以往並沒有太多嚴重燒傷個案。從積極方面看,這反映出我們擁有完善的預防策略;但從另一角度想,這意味我們的醫護人員只有有限的本地經驗和專業知識處理大量燒傷個案。就這些不足,我們需要訂立政策,並與內地有更緊密的合作,特別是為護士和醫生製造照顧燒傷患者的培訓機會。站於香港最好的發展方向和沒有個人利益的立場上,我絕對能公正地提出這建議

最後順帶一提,我現正致力進行一項利用pregnancy specific biological substances (PSBS)的全新再生醫學 (Regenerative Medicine) 研究。這些物質已被證實能為燒傷護理和放射性傷害帶來療效。我的同事Lin Huang負責管理威爾斯親王醫院的皮膚庫,他和我曾撰寫了一篇反思全球浪費此龐大而寶貴資源的文章1。簡單來說,每年人類生產5,000萬公斤胎盤、1,500萬平方米胎膜、6,000萬公升羊胎水、61,000公里長的嬰兒臍帶、以及超過800萬公升的臍帶血。可惜,99.9%這些寶貴資源均被棄掉!雖然香港的出生率之低屬全球數一數二,但我們亦應該認真考慮儲存全面檢查過的PSBS。透過這一方案,我們可以向世界展示香港確實擁有一個願景,就是不論富或貧,均會盡力照顧未來世界所有人士的健康和福祉。

參考文獻

1. Burd A and Huang L. A Massive Wastage of the Global Resources. In : Bhattacharya, N and Stubblefield P. Eds. Regenerative Medicine using Pregnancy-Specific Biological Substances. London, Springer 2011 p 3-8.

新聞及活動
2015 災難防護應變會議 : 從社區到急症室的應變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HKJCDPRI)和香港急症科醫學院 (HKCEM) 合辦的「2015 災難防護應變會議 : 從社區到急症室的應變」 年會是一前所未有的重要會議,來自多個學科,包括哈佛大學代表團、世界知名的災害管理專家,醫療專家,專職醫療人員、和非政府組織專業人員,將聚集一堂,相討有關災難應變的政策,最佳實踐和創新方法。


點擊此處查看會議項目。

Overseas and NGO Training Fellowship Programme – Open Enrolment!

(只提供英文版本)

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Disaster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Institute (HKJCDPRI) training fellowship provides unique opportunities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and NGO workers to enhance their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disaster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in the practical and real setting.

Three types of training fellowship are offered:

Overseas Training Fellowship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The fellowship aims to bring into Hong Kong and the Asia region the most comprehensive and updated knowledge through enabling local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to study or work at renowned overseas training institutes or disaster-related agencies. The fellow can either attend a training course or a placement, or doing both at the same or different period. The total period, i.e. period for the course(s) and/or placement, is for a minimum of three months to a maximum of one year. The course tuition fee and/or other eligible expenses on travel, accommodation, meal, insurance etc. are reimbursed under agreed regulations. Adjustment to the value of the award will be made according to the location of the training and/or placement.







Overseas Clinical (Emergency Medicine) Training Fellowship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The fellowship aims to bring into Hong Kong and the Asia region the most comprehensive and updated knowledge through enabling local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to study or work at renowned overseas disaster simulation training institutes or disaster-accredited healthcare providers or training agencies. The fellows are expected to take up an overseas training course and/or overseas placement related to disaster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The fellow can either attend a training course or a placement, or doing both at the same or different period. The total period, i.e. period for the course(s) and/or placement, is for a minimum of three months to a maximum of one year. The course tuition fee and/or other eligible expenses on travel, accommodation, meal, insurance etc. are reimbursed under agreed regulations. Adjustment to the value of the award will be made according to the location of the training and/or placement.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 (NGO) Training Fellowship for NGO Workers

The NGO Training Fellowship is a community knowledge-transfer initiative which intends to empower mid-career frontline NGO workers to assess, analyse, develop, implement and evaluate emergency assistance and health-related interventions in the context of disaster and crisis. The NGO fellow could be attached to the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Oxford University and CUHK for Disaster and Medical Humanitarian Response” (CCOUC) at CUHK to be involved in its disaster preparedness-related projects, or work with other disaster preparedness organizations in designing the interventions. The fellowship aims to promote community engagement in disaster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through building alliances with NGOs






For overseas fellowship programme, returning fellows will be required to fully engage their home institutions in the training programme, further develop the professional network, and advance the uptake of humanitarian and disaster response training in Hong Kong and throughout the region.

The NGO fellow will design, propose and/or implement on an innovative public health interventions, which can become an important mode of operation in future disaster. NGO fellows can take up the fellowship on a part-time basis so that there is minimal disruption by the NGO s/he works for, and have a track record of commitment in this area.

Application is now open. For details, please click the link below:

社區防災講座

全球天氣反常導致每個地方都開始出現前所未有的災害。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相信,災害總是無法避免,是否做好準備才是關鍵。

有見及此,中心計劃透過不同社區宣傳及教育活動,增進市民對災害風險的了解,提高危機意識;同時為社會各界人士提供機會,學習災害防護及應變的基本技能,以在災害來臨時能迅速應變,保護自身及家人的生命及財物安全。

中心的首個防災社區講座獲得民安隊及東區區議會的鼎力支持,將在8月29日(星期六)於柴灣漁灣社區會堂及對出空地舉辦。屆時,民安隊隊員將示範各類緊急救援行動,場內亦設有講座,介紹包括山嶺活動安全等實用的防災資訊,費用全免,歡迎任何人士參與,共建安全社區。

OUR PARTNERS 合作伙伴

誠邀參與!
FUNDED BY 捐助機構

加入我們 “Be Part of this Architecture for Humanitarian Crisis and Disaster Management”

聯繫我們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

地址:
香港仔黃竹坑道99號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賽馬會大樓9樓901室

電話:2871 8507
傳真 : 2296 4628
電郵:[email protected]

如果您不希望收到我們的郵件,請電郵致 [email protected]

 

編輯委員會

主席
洪磯正 Dr Kevin Hung

Members
劉澤星 Prof Chak-sing LAU
劉楚釗 Dr Chor-chiu LAU
雷俊達 Dr Chun-tak LUI
李國棟 Dr Donald LI (ex officio member)
陳英凝 Prof Emily Chan
余德新 Prof Ignatius Yu
黃大偉 Dr Tai-wai WONG
陳東寧 Dr Tung-ning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