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電子通訊 (第二期) |
尼泊爾大地震 各地災害管理和人道救援專家,甚至尼泊爾本地民眾,都不會對4月份尼泊爾黎克特制7.8級大地震(以及後來7.4級餘震)的發生感到驚訝。 事實上,尼泊爾外交部部長才剛於3月中旬,在日本召開的「第三次聯合國世界減災大會」(更多相關資訊見下)上,對尼泊爾一旦發生強烈地震所做成的嚴重影響,表示了高度關注:「單是在首都加德滿都的地震傷亡人數便已不堪想象」。 兩年前,國際人道主義組織媒體IRIN1 曾刊登《想像 - 加德滿都發生大地震》一文2 ,文中邀請了相關專家模擬加德滿都山谷清晨發生強烈地震后的破壞情況,文章起首便提到:「人道救援人員和地方政府一直在作的惡夢,終於發生。」一語道破,尼泊爾居民在強烈地震前,已每天活在地震威脅中。 尼泊爾大地震發生後,人們開始紛紛討論:「專家已多次敲響警鐘,為什麼尼泊爾未有作更好的地震應對準備?」尼泊爾位於南亞地區一個板塊交界處,屬於地震多發地帶。地質學科學家們早已分析並警告,尼泊爾平均每80年便有機會經歷一次大於8級的地震,風險本來就不可避免的。 然而尼泊爾政府及民眾並未有為此作好防範。加德滿都是全世界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每年人口增長達6.5%。雖然貧窮問題一直存在,但並沒有令城市擴張腳步放慢。政府在城市規劃和基建設施配套上一直跟不上國家的發展進度;對建築物的規管亦嚴重不足,導致房屋在興建時不但沒有因應需要加強防震抵禦能力,很多家庭更由於資金有限而興建簡陋房子,連基本結構規格也不符合,種種原因增加了抵抗地震的脆弱性,成為房子倒塌導致大量人員傷亡的罪魁禍首。 接連兩次大地震至今已造成至少8,600人死亡,印證了專家多年來的預言並非危言聳聽。尼泊爾紅十字會曾經研究,若加德滿都山谷發生8級地震,最少會有4萬人喪命。單純地以數字作直接比較,似乎國際社會及尼泊爾政府多年來投進大量資源,提升社區防災意識和自救技能的工作已漸見成效,並減少了許多人命犧牲。 當然,8,600的人命犧牲仍然是讓人難以釋懷的。地方政府為發展而漠視民眾安全;民眾亦同時為爭扎生存,而不得不選擇先解決更根本更逼切的貧窮和生存問題如:醫療、清潔食水或日常必需品等。雖然大家都清楚了解災難頃刻間就可以摧毀一切,但在迫不得已的環境下還是只能先保障基本生存。 天災人禍似乎離香港很遠,但不要忘記像尼泊爾大地震的大型災難只是極端例子。世界各地因天氣反常而引致天災如水浸、乾旱、冰川融化;還有核事故、恐怖襲擊等人禍在任何城市、社區都可能發生。災難應變演習或活動對一般香港市民來說意義仍然較表面;有多少人會認真思考應變演習在關鍵時刻,如何能讓自己或至親逃過一劫,免受無謂的傷害? |
![]() Amul Thapa/Kathmandu Today/Associated Press ![]() Juliette Rousselot/IRIN |
我們的關注 |
|
|
|
|
1 http://newirin.irinnews.org/ |
OUR PARTNERS 合作伙伴 |
誠邀參與! |
FUNDED BY 捐助機構 |
加入我們 “Be Part of this Architecture for Humanitarian Crisis and Disaster Management” |
聯繫我們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 地址: 香港仔黃竹坑道99號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賽馬會大樓9樓901室 電話:2871 8507 傳真 : 2296 4628 電郵:[email protected] |
如果您不希望收到我們的郵件,請電郵致 [email protected]
編輯委員會 主席 Memb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