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熱天氣篇
EXTREME HEAT TEMPERATURE
災害前中後應變
酷熱天氣前
酷熱天氣前
  1. 如家中沒有冷氣機,預先在附近找尋有冷氣的地方,好讓在炎熱時可以避暑;
  2. 認識因炎熱而誘發的疾病及相關症狀;
酷熱天氣
前期
酷熱天氣
前期
  1. 持續補水,不要等到感覺口渴時才飲水;運動飲品可補充流汗時流失的鹽及礦物;
  2. 少食多餐,吃涼快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高水份蔬果或沙律;
  3. 用凍水保持涼快及降溫,包括灑身或浸手腳,或用較涼的水洗澡;
  4. 留在室內保持清涼;用抽氣扇抽走熱氣,電風扇/冷氣使空氣循環涼快;
    • 當室外溫度>35°C,不要使用電風扇,因為吹出來的風會令人誤以為舒適了,但其實不會令身體降溫,反而增加因炎熱而不適的機會;
    • 不要把電風扇直接吹向自己,因為會容易令人脫水。
  5. 在戶外活動時做好防曬,塗上有SPF15或以上的防曬用品、太陽眼鏡和太陽帽,因為曬傷了的皮膚會令影響皮膚的散熱功能;
  6. 切勿獨留兒童或寵物已關掉引擎及受日光直射的車內,當車子關掉引擎後,車廂中的溫度會快速攀升,十分危險!
熱衰竭及
中暑
熱衰竭及
中暑
  1. 熱衰竭應對方法:
    • 立即移到清涼、有風扇或冷氣的地方並躺下;如氣溫<35°C,盡量用風扇降溫;
    • 解鬆或除去衣物;
    • 飲水或含鹽糖的運動飲品;
    • 把濕涼的布放在身體大範圍,或直接把凍水灑在大片皮膚或衣服上;
    • 用較涼的水洗澡降溫;
    • 如徵狀轉差或持續超過一小時、嘔吐多於一次,馬上求醫;
    • 如不處理熱衰竭,體溫會不斷上升,可能會導致中暑,危及生命。
  2. 中暑應對方法:
    • 立即召救護車及求醫,延誤可致命;
    • 等候醫療輔助時,盡量立即令患者涼快,但不要喝任何東西。
寒冷天氣篇
EXTREME COLD TEMPERATURE
災害前中後應變
寒冷天氣前
寒冷天氣前
  1. 長者和慢性病患者應做好禦寒準備,以減少低溫天氣對健康的影響;
  2. 預先在家附近找尋較溫暖的地方,當家中不夠暖時,可以避寒;
  3. 認識因嚴寒而誘發的低溫症,其症狀及基本治療。
寒冷天氣
前期
寒冷天氣
前期
  1. 穿多層衣服及擋風外套保暖,戴帽、戴手套及著襪;
  2. 保護皮膚,遮蔽散熱最快的身體末梢如耳鼻及手指腳趾;
  3. 保持活動,特別是手腳,令血液流通、身體產生熱力及和暖;
  4. 定時進食熱的食物及飲料,食物可以為身體提供能量去產生熱力;
  5. 為身體補充暖的飲料,如水、肉湯或果汁等,以防脫水。補水能增加血的容量,有助防止凍傷;
  6. 避免咖啡因、酒精及香煙,因影響血液流通,令你更容易寒冷;
  7. 小心用暖爐,暖爐一米內切勿擺放任何可燒著的物品。
低溫症
低溫症
  1. 認識低溫症及處理方法: 成人體溫一般約37°C,如長時間暴露於嚴寒天氣下,身體的和暖系統或會失效,即身體散熱比製熱快,體溫會下降,有機會出現低溫症、凍傷,甚至心臟病發,如發現應立即給予治療。

    低溫症徵狀:
    • 體溫低於降至35°C或以下
    • 成人:顫抖或活動遲鈍、虛脫、混亂或呆滯,混亂或呆滯、失憶或言語不清
    • 嬰孩:紅凍的皮膚、活動力甚低
    處理方法:
    替患者量體溫,如情況嚴重,需立即尋求緊急治療,而等候救援到達時,可以:
    • 找庇護的地方,慢慢移入室內溫暖的位置,保持肌肉活動;
    • 保持乾爽,除去任何濕的衣服,換上乾衣;乾爽可令患者和暖;
    • 讓患者慢慢變暖,例如用暖氈包裹身體軀幹、胸腹及頭頸;
    • 不要遏止發抖,因為這是身體提升體溫的其中一個方法;
    • 如患者清醒,給予暖水,或甜及不含酒精的飲料;
    • 如患者不省人事,沒有呼吸或脈搏,應施以心肺復甦法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