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電子通訊(第一期)

我們的誕生

關注到近年世界各地因氣候變化、生態環境破壞等原因,導致自然或人為 災難越見頻繁,「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於2014年8月20日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下正式成立,致力提升社會各界應對潛在災難風險的 能力及公眾的防災意識,期望長遠讓香港成為本地、區內以至國際防災應變培訓重地。

中心由香港醫學專科學院牽頭,聯同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開展為期五 年的項目,通過培訓及社區宣傳教育活動,提升醫護人員、非政府機構人士、教師及公眾應對災難及大型危機的知識及能力。此外,教研中心將提供一個網上平台, 除了結集各方專業人員共同探討災​​害風險管理相關議題;研究及倡議相關政策檢討外,亦會建立「專業人員名冊」讓政府及其他相關團體在危機發生時,能有效 及迅速動用擁有相關經驗及資質的人員協助救援。

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將致力透過五個專業領域,從個人、體制及政策層面帶來的轉變,引領香港社區有效協調並迅速地回應災難,最大程度保全生命及減低苦難。

 
我們的關注

2015年元旦上海外灘發生的人踩人致命事故,再次喚醒公眾對1993年香港蘭桂坊事故的慘痛記憶。事件發生後,大眾對同類大型活動始有警惕,香港政府亦委任獨立人員對有關事故進行調查1 ,一系列預防措施包括人流管制、市民意識宣傳、醫療人員及民安隊支援安排等相繼出台,避免喜慶日子再度演變成悲劇。

研究2指出首宗有記載的人踩人事故發生在1896年俄國首都 莫斯科附近,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現場。典禮前夕有傳言稱紀念品供不應求,人群為爭奪紀念品,相互擁擠踩踏下導致超過1000人死亡。該研究同時建議 「災難評級系統」為:“I級”為輕度:受傷,未有死亡;“II級”為中度:1-10人死亡; “III級”為嚴重:11-100人死亡;“IV級”為具破壞性:101-1000人死亡;以及“V級”為災難:超過1000人死亡。根據有關系統,上海 人踩人慘劇導致共36人死亡,應被列為第III級 - 嚴重。

另一科學研究則回顧了1980至2007年期間共215宗人踩人事故,並總結出數個與人員傷亡數字相關的 因素。研究結果顯示,在發展中國家、戶外舉辦或採取單向人群流動的活動;或活動涉及體育、宗教、音樂或政治範疇,都會增加事故的死亡數字。惜由於研究方法 受限,相關致災因素多不能作調整或進一步分析。

時至今日,香港市民可能已習慣了不管在尖沙咀、銅鑼灣還是中環倒數,都會看見醫療輔助隊、香港聖約翰救傷 隊或香港紅十字會人員在現場隨時為有需要市民進行治理;而民安隊人員則在現場維持秩序及人流。其實,這些防護性措施都在1993年蘭桂坊事件發生後,汲取 慘痛教訓並換取得來的。然而,22年後的今天在上海再次發生人踩人事件,警惕我們生命安全並非必然。災​​難應對策略及措施需要不斷作出回顧、評估並更 新。畢竟,日新月異的災難風險和威脅只會為那些準備不足的人帶來“驚喜”。

伊波拉病 毒自2014年3月在西非四國爆發,至今累積的感染數字已達20,000多例,其中超過8,220人死亡。當地政府特別是衛生部門一直竭力化解這人道危 機,並獲得國際社會上越來越多的支持。無國界醫生組織(MSF)是支援大軍中其中一員,目前有超過4,000名無國界醫生工作人員在在西非地區支援救援工 作3,其中超過300名為國際救援人員。

鑑於疫情不斷演變,香港醫學會與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于2014年11月23日聯合舉辦了「伊波拉病毒防護研討會」,并獲得衞生署衛生防護中心、香港紅十字會和無國界醫生(香港)的支持,吸引了150多名醫療從業人員參與。

研討會期望透過科學知識理論介紹和實操練習,讓香港公私營的醫護人員作好應對伊波拉病毒的準備,特別是掌握和熟習個人防護裝備的正確穿戴及卸除程序;一旦需要接觸疑似或確認受感染人員時,醫護人員能有充分的準備及保護,甚至在有需要時到其他地區或國家支持有關救援行動。

研討會邀得曾經在前線提供協助的專業救援醫護人員,分享他們在利比里亞為當地居民提供醫療和心理支援的知識與經驗。其中一個重點提出了「心 理支援」如何在病毒應變計劃裡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 - 恐懼令當地人對疫情有更高警惕,但過份的恐懼與群眾對病毒的不理解,導致了誤解和歧視,阻礙了防疫工作。心理支援能正面引導並宣傳正確的防疫知識,減輕恐 懼心理並消除社區歧視,達到防疫的目的。

另外一個焦點是討論如何為社區醫護人員提供合適裝備及足夠保護,會上除了利用短片讓人員熟悉個人防護裝備穿戴及卸除方法外,亦通過專家 小組討論,總結了幾項最重要及有效的防護措施,包括以TOCC機制(即醫師詢問旅遊史Travel history、職業別Occupation、接觸史Contact history及是否群聚Cluster)作為早期檢測工具;黏膜保護和保持手部衛生;正確使用個人防護裝備,以及保持環境衛生。

主持在研討會完結前,呼籲與會者積極響應國際社會對抗這場人道主義危機。儘管面對著高致命性的疾病風險和危機,當地社區並沒有絲毫退縮,加上從世界各地遠道而來的支援,日以繼夜的拯救生命並維護每一個人的權利和尊嚴。這一切都值得香港社會各階層以實際行動去尊重及支持。

2014年12月26日是南亞海嘯災 ​難10週年。當年受影響的包括印尼、斯里蘭卡、印度、泰國等地都舉辦了紀念活動,悼念死難者之餘,亦關注受災群眾目前的生活。同日,香港天文台受媒體訪 問時表示,憂慮南海範圍內海溝未來可能發生地震,香港因無天然屏障保護,3小時內將受到規模相當於南亞海嘯的海浪衝擊。

有些人會覺得天文台的說法有點危言聳聽,但大家可能未有注意到,2004年海嘯衝襲時,很多人(包括遊客甚至本地居民)根本從來沒有聽說過海嘯,亦不知道海嘯會帶來什麼影響,遇到時需要怎樣走避。

2004年的9.1級印度洋地震引發了高達30米的海嘯,由於當時各國都沒有設立預警系統,未能預先通知沿岸群眾疏散;加上很 多人當時認為 “海浪不會湧到這邊來”,不但沒有立刻跑到地勢較高的地方,反而是到岸邊觀看浪退,大量寶貴性命因而白白犧牲。情況有點像今天的香港,很多“勇士”在八號 颱風訊號懸掛時仍然到岸邊衝浪,不但影響自身安全,在遇到危險時更會威脅救援人員的安全。

事實上香港的安全程度可能未如大家所想。引用2007年出版的科學期刊4, 香港和澳門在下一個世紀被超過2米高海浪度衝襲的概率約10%,風險主要來自沿馬尼拉海溝地區的相關災難(如地震等)。當評估預計香港將會受到顯著海嘯風 險(海嘯較正常潮面高度超出0.5米以上)威脅時,天文台會發出海嘯警告或信息公告,預計海嘯衝襲時間(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 - ETA)會在3小時以內5

其實國際以及地區上發起的災​​難防護合作及行動,一直默默地保護著我們的安全。其中位於夏威夷檀香山的國際海嘯信息中心(ITIC)6,於1965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IOC)成立,負責監察和評估太平洋海嘯警報系統的運作和效能,協助建立新的警報系統,並按地區定期舉辦跨國演習活動。

香港位處太平洋海嘯警報及減災系統(PTWS)範圍內,政府代表團一向積極參與兩年一度的「太平洋海 嘯演習」。今年的演習於2月2-6日舉行,主辦方模擬發出海嘯信息公告,參與地區(包括香港)會利用這些信息來進行風險評估,並按評估結果擬定應對行動; 演習活動亦同時測試香港現有的應急預案7,是否有效在災難來臨時啟動及執行。

作為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自然災難之一,2004年海嘯在多國奪去了超過22萬人的生命。如1993年 香港蘭桂坊事故一樣,不幸的災難事件突出了公眾意識提升、及預警系統建立的的重要和迫切性。2004年海嘯將全球焦點從“救災”轉移到“降低災難風險” 上,人們開始意識到“預防勝於治療”,海嘯預警系統亦開始拓展到全球,包括印度洋、加勒比海、太平洋和地中海。

無論是在香港、印尼、太平洋地區或世界上任何地方,人類在面對不熟悉的災難時往往表現出最脆弱的一面,因 此我們更該認真正視災難防護及應變的重要性。這將會是一場持久戰,過程中需要投放大量​​的精神和時間;作為負責任的公民,讓我們都投入一份力量,共同建 設一個更安全的香港。

2012年10月南丫島渡輪意外的發生,再次提醒我們災難有多「意料之外」。假若我們能預先估計將會發生的災難並做好防護和應變處理的準備,那麼相關的風險及影響便有機會大大減低。

香港由於享有管理和地理優勢,是區內最繁忙的航運中心之一,海事災難風險因此大大提升。然而大部分的航海使用者並未有意識到其風險之高,而災難往往會在人們輕視之時進行突襲。

事實上,政府部門和其他相關機構一直密切地關注和觀察著香港水域以內的潛在海事災難風險。防 護措施包括應急預案、協調機制等都已完善地建立、宣傳和演練,期望一旦需要啟動預案機制時,能爭分奪秒地拯救每條寶貴的生命。周邊支援包括搜索救援、遇難 者身份識別及管理以及心理輔導等工作亦完整地融入海事災難應變計劃當中。

去年12月6日,香港災難醫療學會召開了一次「海事災難座談會」,並邀請了相關政府部門和服務機構(包括香港警務處,消防處,政府飛行服務 隊及醫療輔助隊等)共同探討現行海事災難應變計劃的有效性,分享經驗和見解,並就如何提升有關計劃提出建議,期望進一步確保航海使用者的安全。

1 Mr. Justice Bokhary: The Lan Kwai Fong Disaster on January 1, 1993: Final Report, 1993 (363.3497 INT)
2 Ngai KM, Burkle FM Jr, Hsu A, Hsu EB. Human stamped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historical and peer-reviewed sources. Disaster Med Public Health Prep. 2009 Dec;3(4):191-5. doi: 10.1097/DMP.0b013e3181c5b494.
3 http://www.msf.org/article/ebola-crisis-update-30-january-2015
4
Liu, Y. et al. Tsunami hazards along Chinese coast from potential earthquakes in South China. Sea, Phys. Earth Planet. Interiors (2007), doi:10.1016/j.pepi.2007.02.012
5 http://www.hko.gov.hk/gts/equake/tsunami_mon_e.htm
6
http://itic.ioc-unesco.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category&layout=blog&id=1173&Itemid=1173
7 http://www.sb.gov.hk/eng/emergency/cp.html

OUR PARTNERS 合作伙伴

誠邀參與!
FUNDED BY 捐助機構

加入我們 “Be Part of this Architecture for Humanitarian Crisis and Disaster Management”

聯繫我們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


地址:
香港仔黃竹坑道99號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賽馬會大樓9樓901室
電話:2871 8507
傳真 : 2296 4628
電郵:[email protected]

如果您不希望收到我們的郵件,請電郵致 [email protected]

編輯委員會

主席
洪磯正 Dr Kevin Hung

成員
陳英凝 Prof Emily Chan
陳東寧 Dr TN Chan
劉楚釗 Dr CC Lau
劉澤星 Prof CS Lau
雷俊達 Dr. CT Lui
潘偉剛 Mr WK Poon
黃大偉 Dr TW Wong
余德新 Prof Ignatius Yu
李國棟 Dr Donald Li (ex officio member)